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信息港讯 十月的麻城,走在大街小巷,亦或田间地头,你定会被那一抹抹色彩缤纷的菊花所震撼。熏得一身菊香的你,也会陶醉在这金秋的花香里。
参加黄冈“一节一会”、举办菊花文化旅游节、参加招商推介会、全国多个城市参展,入秋以来,作为全国三大菊花之首的麻城福白菊香飘满城,花开全国。
走规模化种植之路。眼下由菊花连成的百里菊花产业带,漫山遍野的花儿竞相开放,异常壮观,以福田河镇、黄土岗镇为中心,将沿线分布着的10多个菊花产业乡镇连在一起,说花事,念花经。菊花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从观赏到引种、到大田移栽、到大规模化种植,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如今,全市常年菊花种植面积8万亩,其中福白菊7万亩,茶用菊、观赏菊、食用菊1万亩。
提产业附加值之速。菊花茶用、药用及食用等多重功能决定了其产品的多样性。为进一步延伸菊花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千方百计为种植户增收,我市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所合作,已开发出纯阳山、福甜、金丹、大自然、天语、天姿、天娇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菊花茶用、药用、食用、饮用、酿用、护肤、工艺等10大系列共300 余 种产品,以菊花为原材料的各种睡枕、足浴包、按摩仪、速溶茶、 蒸汽热敷眼罩、菊花冰露饮品等新型产品,远销海外 20 多个国家,系列产值已超过 10 亿元。
用品牌推广之策。“麻城菊花,福泽万家”,10月9日12:30,在中央电视台CCTV-1频道,观众惊喜地被突然而至的宣传标语和唯美的菊花吸引。这是我市推进品牌创建,让麻城菊花走出小城,赢得更多商机的一个手段。此外,我市还通过进商超、进社区、进电商、进广交会、参加博览会等途径推介。并通过打造福菊特色小镇和三产融合示范区,每年举办一届菊花文化旅游节等措施激活市场。
给政策扶持之力。市政府给出一系列政策,激活产业发展。设立超过1亿元产业基金,支持奖励菊花种植大户、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等工作。提升产业的科技平台。成立麻城菊花协会,设立出口退税周转金,出台电商激励政策,与中石化易捷平台合作等等,千方百计为发展菊花经济提供支撑和服务。
助脱贫摘帽之力。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产业的不断壮大也使得菊花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企业+合作社+基地带动贫困户”的合作 帮扶模式和“企业+贫困户务工”的直接帮扶模式,菊花主产地 50%的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脱贫。仅大自然菊业有限公司就近安排异地搬迁的贫困户就业务工就有50多人,每人从事菊花种植打工,年收入就有 6000 元以上。省级龙 头企业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公司与50多户贫困户结对,送种苗、送 技术,帮助指导贫困户生产有机菊花,高价收购菊花,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省级龙头企业湖北金兰农业公司以土地流转、扶贫资金入股、务工等形式,帮扶贫困人口189人,年发放务工工资25万元,年分红13万元,年付租金1.2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福田河镇、黄土岗镇菊花种植规模达6万亩。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菊花生产基地,直接带动 3000 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
爱上一朵花,盘活一个镇,带富一方人。据悉,目前全市种植500亩以上的菊花专业村有18个,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有60多余家,仅就福白菊产业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现有菊花生产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全市有近20万人从事菊花种植、加工和销售,菊花产业也成为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江红、周露、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