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上半年居民收入“不敌”GDP增速:短期起伏不足虑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6-07-18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其中,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而同期GDP增速则为6.7%。居民收入“不敌”GDP增速引起大家关注。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然伴随着新老业态更替与要素重新优化配置,这会导致一定时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而影响居民收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居民收入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高于GDP增速。只要收入增长趋势强劲,前景向好,便没有必要对短期起伏大惊小怪。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仍高于人均GDP增速

  上半年居民收入为何“跑输”GDP?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2014年以来经济增速总体放缓,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拉低了总体收入水平;二是加薪行业的薪水增长缓慢;三是目前统计收入的领域仍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最新涌现的大量创新业态、自由职业等收入并未统计在内,而这些民众的收入恰恰是增长最为强劲的领域之一。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一方面,尽管居民收入没赶上GDP增长,但还是保持了6%左右的可观增长状态,这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是不容易的;另一方面,未来要在适当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整个经济面保持稳中有进的情况,收入依旧会保持平稳。姚景源说,从长期来看,到“2020年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不会变,对于个别季度居民收入没有赶上GDP不需要过度关注。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撰文指出,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但也存在如何认识和理解的问题。在文章中,王萍萍给出了一些更值得关注的细节信息。

  例如,2013—2016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速7.5%,同期上半年GDP平均增速则为7.0%,居民收入跑赢GDP的大趋势未变。

  再例如,尽管上半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速略慢于整体GDP增速,但仍快于6.2%的人均GDP增速。此外,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6.7%的实际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的5.8%,城乡协调性趋好态势依旧。

  转型伴随要素重配

  开车时如果遇到弯道,司机往往要先减速转弯然后重新加速。这一过程中,汽车的油耗、车轮转速、运行轨迹等一系列指标也都会相应变化。同样的道理,经济转型过程也必然伴随着要素重新配置与居民收入基础和结构的改变。

  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权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今中国经济正在快速、深度地转型,新经济的发展会让原有收入结构出现调整,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交替”和“错位”属于正常现象。总体来看,当前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情况都处于合理范围之内。

  “事实上,居民收入增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跑赢GDP,只要二者相互之间正向影响,共同保持一个长期向好的增长趋势即可。”权衡说,当经济转型达到一定的阶段性高度,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要素回报率就会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也会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获得新基础,站上一个更高的起点。

  其实,上述观点也可以从收入结构方面正在发生的变化得以验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来自房地产、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行业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速均在15%左右;来自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文体娱乐等行业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速均在10%左右;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居民服务等行业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速在7%以上……

  专家指出,正是这些服务业收入的较快增长,有效冲抵了来自传统制造、批发零售、采矿等行业收入增长较慢甚至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全国居民工资性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

  收入增长仍有保障

  阶段调整不足虑,长期“跑赢”有底气。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效果的不断显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居民收入总体上跑赢GDP依然是有保障的。

  面对中国经济的“半年报”,德国新闻电视台曾报道称,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很大程度依赖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而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这一现象的支撑是中国经济转型逐渐走上正轨。

  “在旧模式下,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资本回报率高而劳动要素回报率低,这造成了过去居民收入一直落后于经济增长。如今,中国向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型,本质上就是让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更多人共享。这其中,一方面是科技创新的外溢效应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劳动者收入;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将使得初次分配更加合理,城乡一体化持续加深,低收入地区收入快速增长,最终让居民收入的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权衡表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教授田利辉则建议,未来应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包括加大医疗设施、各种困难职工的社会保障的投入等。同时,应考虑适当下调个人所得税,让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去消费。(本报记者 王俊岭)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