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麻城百余白衣天使无偿献血35000毫升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7-01-26

   黄冈日报消息记者 童婷 本报通讯员 何争荣 闫勇波

   涓涓热血,拨动生命之弦;殷殷爱心,演绎人间大爱。带着使命和责任,带着爱心和奉献,凝聚“民心、健康、生命”的无偿献血事业,又一次在我市创造了新的辉煌。一年来,全市30575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达到1004万毫升,有效保障了全市各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

   1000万毫升,是2015年省市下达的无偿献血目标任务,而全年这一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力印证了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的新突破。

   1000万毫升血液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按健康成年人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8%计算,如果体重50公斤,血液约4000毫升。如果将1000万毫升血液分配到成年人身上,将遍布2500人。

   面对平均献血率和人均献血量偏少、无偿献血抗风险能力还较薄弱、季节性、偏型性缺血现象时有发生的现状,我市无偿献血工作近6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市再次被国家卫计委、红十字总会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我市无偿献血事业一步一步走向今天的辉煌的?

  “民心工程”情牵民生

   在美轮美奂的遗爱湖公园,一幅动人温馨的风景在晨曦中呈现:一群可亲可爱的白衣天使正兴高采烈聚集在采血车旁,忙着填表、验血、无偿献血。

   这是在市卫计委组织和市献血办部署下,城区医疗卫生机构400余人的庞大队伍参与的无偿献血现场,献血总量达到12万毫升。这群长年累月奋战在医疗机构的人群,为缓解季节性“血荒”默默奉献自己的热血,淋漓尽致展现了“白衣天使”的风采,用无私奉献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内涵,用无偿献血谱写出2015年春天的“热血恋歌”。

   从市里到县里到乡镇,奉献的脚步没有停歇。

   红安县的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一直位居全市之冠,书写了新时代无偿献血的“红安红”;黄梅县每年的4月成为约定俗成的“无偿献血月”,在开辟乡镇无偿献血之路上展现了新的辉煌;作为献血排头兵的武穴市,在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管理模式上为我市血液工作探索了一条星光大道。谁能说这不是责任和使命的神圣呼唤呢!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参与,我市无偿献血工作迎来了蓬勃之势。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无偿献血活动现场,关心指导无偿献血工作;市、县献血委、献血办及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了全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和市直各部门将无偿献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部分县市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创卫和精神文明创建考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应急机制日益完善。每年初,市政府办都要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黄冈市医疗临床用血应急献血工作的通知》,有力保证全市淡季血液供应需要。每年年终岁末献血淡季,黄梅、武穴卫计系统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献血活动,有力缓解了血液紧缺局面。

   职能部门倾情参与。市文明办把无偿献血纳入了市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评体系,为企、事业单位团体献血存量保有创造了有利条件;市爱卫办将无偿献血纳入了卫生单位、卫生乡镇评比条件,有利于无偿献血工作进入广大农村。

   互助献血优势初显。我市把互助献血工作作为缓解血源紧张局面和扩大无偿献血影响的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并印发了《关于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通知》,除急救用血外,优先保障参加互助献血的患者的急救供血,要求全市各地要按流程、照规范、依次推进互助献血工作。目前,黄州城区、麻城、武穴、浠水县等地开展互助献血,全市互助献血率2.7%,其中浠水县、武穴市互助献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为推动全市互助献血工作探索了经验。

   一年来,我市在无偿献血工作上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效显著。

   顺利启动血液核酸检测。血液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用血质量得到更好保证,为全市临床用血铸筑一道更加坚实的安全屏障,标志着我市血液检测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面升级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新升级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从献血者到用血者的全面管理。不仅在采供血各环节管理上更加体系化、人性化、安全有效,还能根据血液管理特点,提供临床输血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

   “健康工程”安全相伴

   蕲春县三家店超市的董志刚正在自家超市忙着做生意时,黄冈市中心血站将2.2万元用血费用送到他手上,成为我市报销用血费用金额最高的无偿献血者。

   董志刚是一名无偿献血者,自2009年开始,一直坚持无偿献血,至今献血已达1000毫升。按我市无偿献血管理实施办法,一个公民无偿献血达到1000毫升的,可终身免费用血,用多少报销多少。献血者亲属还可以同时免费享用等量的临床用血。

   当7月28日,董志刚在同济协和医院花费70万元成功做好肝移植手术后,输血费用达到2.2万元时,市中心血站得知后,很快就给他报销了用血费用。如今,在他影响下,妻子和儿子都成为无偿献血者。

   在无偿献血领域,平民英雄的出彩层出不穷。

   得益于对无偿献血工作大刀阔斧的改革,我市创新推出“市区调整布局,县区铺设合理,乡镇拓展延伸”的新举措,强化能力建设,采供血安全得到保障。

   循着这一工作思路,全市采血网络建设有序推进,血液采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带来了管理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采血网络建设有序推进。截至2015年,建有市级中心血站1家、县级中心血库1家,建设无偿献血固定献血点8个,添置流动采血车5台,流动采血点19个。基本完成了以黄冈市区为龙头、县市城区为主体的无偿献血采集网络建设。

   储血网络建设有序规范。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黄冈市医疗机构输血科室建设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了输血科,建立了13个储血点,负责当地辖区医疗用血,建立了三级网络体系。各医疗用血机构通过加强医务人员输血技术技能培训,制定临床用血控制指标等措施,加强了采供血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推进了血液管理法制化、无偿献血志愿化、采供用血规范化、血液质量安全化、献血服务优质化。

   无偿献血工作成效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优劣。在构架无偿献血服务体系时,我市不断进行服务管理创新,重点在服务体系“三个层面”着力:即组织者(服务者)、献血者代表(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广大献血者。

   源头治理体现精细化。从流程上、制度上加强溯源管理,在各献血场所悬挂服务承诺及监督牌,摆放献血服务意见簿,记录回访电话,认真做好献血前、中、后服务工作,及时处理献血反应和反馈意见;完善献血服务礼仪手册和献血服务质量的考核制度,对采供血服务行为进行统一规范,实行挂牌上岗、统一着装、规范语言行为。

   担当落实体现责任化。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做到让献血者满意,让用血者放心;开展评比献血优质服务明星活动,确保了优质服务贯穿献血服务全过程;关注献血者感受,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采血时间,方便街头自愿献血者献血,让每位献血者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为民服务体现人性化。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在政策允许内尽量简化血液偿还报销程序,做到“即用即报”。最大程度地方便献血者及家属;自201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做好血费直报工作,认真落实无偿献血用血优惠政策,为献血者血费报销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全年共为1012位无偿献血者和亲属报销血费达512773元,真正把血费直报工作落到了实处。

   志愿服务体现示范性。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是由献血者优秀代表组成的,他们的行动影响着广大献血者的行为。在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中,志愿者们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带动更多的献血者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2015年,我市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2次大型活动,参加志愿者多达百余人次,先后到10多个社区、商场、企业、学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1958个工时,发放宣传资料达5万余份,组织动员1000多人参加无偿献血,为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做出了表率,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中心血站通过定期举办献血者联谊会、建立了“献血者之家”,慰问无偿献血者、主动发短信回告献血结果、举办血站开放日等举措,赢得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生命工程”永不竣工

   市献血委、黄冈职院、市卫计委联合举行我市2012—2013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颁奖晚会,1000余人参加。受表彰的无偿献血英雄的感人事迹强烈震撼现场观众,激励了更多人参与到无偿献血志愿队伍中。两天后的6月14日上午,市献血办在遗爱湖公园举行了黄冈市金奖献血者认养“爱心林”仪式,以65位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献血者的名义认养遗爱湖爱心林,进一步扩大了无偿献血的影响面。

   爱心传承,正能量满满地激发出来。

   得益于“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责任感,我市将质量管理作为维系质量安全的纽带,为全市临床用血铸筑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我市从持续强化全员质量培训教育入手,提升人员素质;从加强供血环节管理着手,规范质量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安全万无一失;从对全市11家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用血督导检查入手,进一步提高全市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就如何提升无偿献血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我市积极创新模式,抓典型、抓阵地、抓活动,在宣传上做足了文章,让无偿献血成为社会热点,无偿献血工作捷报频传。

   在全市无偿献血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全市共有445人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金奖62人。市献血状元董振江,一名下岗工人,长年坚持献血,献血量累计4万余毫升;黄州区康泰医院护师长赵海燕,献血量累计3万余毫升,二人同时在2013年被评为“黄冈市首届道德模范”。

   在这些典型带动下,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采供血总量稳步提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以来,全市共有39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近几年,每年向临床供血近900多万毫升,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未发生一例质量事故,有力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宣传阵地不断延伸。在保持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的基础上,把宣传阵地延伸到家庭、个人移动终端、采血车组上。2015年7月开通了血站官方微信、微博,通过短信、微博、微信平台,30万条短信、120多条微信微博及时把无偿献血信息、知识送到广大市民手中,宣传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宣传区域不断延展。依托各级镇村政府,把无偿献血宣传由城区主体延伸到城乡周边村镇,在镇村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立宣传长廊、橱窗、标语牌、广告画等宣传设施,并充分利用电子广告牌、大型灯箱等社会宣传资源营造无偿献血宣传氛围。

   宣传内容不断拓宽。在宣传无偿献血政策、血液健康等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增加法律知识、维权知识、文明礼仪、理财知识等内容,宣传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了。

   宣传活动不断出彩。6.14世界献血者日,组织全市献血委成员单位及县市区献血办主任会议,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市红会、市食药局、市爱卫办等五部门下发通知,利用各单位、商场、酒店等电子显示屏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利用献血典型开展现身说法宣传;巩固高校献血招募成果,结合校园文化,开展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

   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偿献血科普知识普及率的稳步上升,无偿献血队伍的不断壮大。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建立起来了,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分队、血小板分队、英山县分队、无偿献血爱心车队成立了,群众的观念正在更新,营造了较好的社会氛围。

   有人说,一个人献N次血,不如N个人献一次血。这句话告诉人们,无偿献血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项凝聚着崇高的爱的事业,一项永不竣工的“生命工程”、“健康工程”和“民心工程”,需要得到无数人的支持和参与,才能汇聚成为爱的海洋。

   正是怀着满满的爱之使命和全市人民的齐心协力,才书写了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传奇之笔。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