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麻城市福田河镇荣获“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8-06-11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朱光波 吕华 蔡慧娇)湖北省文化厅公示了2018-2020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入选名单。在各地积极创建和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初评,并审定后,全省共有41个地区入选,黄冈市有5地被评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麻城市福田河镇凭借“麻城花挑”入围榜单。


  麻城花挑又名"挑花篮",流传于福田河镇,遇喜庆节日在街头、室内或舞台上表演。角色有嫂子(简称"嫂")、小妹(简称"妹")、情哥(简称"哥")三人。妹肩挑用五彩纸花装饰的花担(即花挑),手持方巾,哥手握竹板,嫂右手持扇、左手持方巾,三人边唱边舞。哥与妹相互倾诉情意,嫂子则穿插其间逗趣,舞蹈活泼而风趣。
  花挑舞蹈动作设计轻松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有反映劳动的“薅秧步”、“牵牛”、“拔泥步”动作,也有反映爱情的“鸳鸯戏水”、“斗嘣”、“探妹”动作。三个角色各具特色,嫂是彩旦形象,摇身摆胯,动作夸张;妹肩挑花挑,一步一颤,步伐小而轻盈;哥手中竹板啪啪作响,动作舒展、健美,逗妹时又常出现撅臀、伸颈的丑角动作,将生角与丑角集于一身,给舞蹈更增添了喜庆色彩。
  福田河镇素有“菊花之乡、油茶之乡、民歌之乡”的美誉。“麻城花挑”、“麻城莲湘”、“麻城三百六十调”、“麻城叉灯”、“福田数路单”等民间曲艺、舞蹈及婚嫁习俗极具地方特色。其中“麻城花挑”起源于福田河镇双庙关村,2007年被列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57年,麻城花挑进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文艺汇演,轰动京城,被选为集锦节目,并到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1994年,麻城花挑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鄂豫皖三省革命歌曲比赛”,被评为银奖。2009年,麻城花挑作为优秀民间传统节目,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赴芬兰演出。2017年,麻城花挑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节目录制。直到现在,麻城花挑仍然是大别山区十分流行的民间文艺表演节目。
福田河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麻城花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中小学成立了传承学校,在12个村(社区)成立了传承基地。福田河镇娄绪炎、蔡金平二位老艺人被评为湖北省级非遗麻城花挑传承人。拥有“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的福田河镇已真正成为大别山地区的特色文化栖息地。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