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芳:麻城护儿山上走出的“全国模范教师”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9-09-09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万永庄 朱光波 袁菲)教育部对外公示《2019全国模范教师名单》,麻城市福田河镇张店小学护儿山村教学点老师成芳榜上有名。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能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山区教学点?她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9月2日,开学第一天,笔者见到了这位“全国模范教师”。


   偏远山区的一棵树


“坚守山村三十三载,做偏远教学点的一棵树”。


   1986年7月,17岁的成芳高中毕业,被护儿山村聘为民办教师。那时村里没有几个学生能读完高中,读完高中能考上大学的,就算跳出了山门;没考上大学的,也纷纷外出打工,不愿留在家里。而她就这样幸运的当上了“娃娃头”,“孩子王”。


   走上教师岗位以来,她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无论是在学生眼里,还是同事、领导眼里,她都是开朗、乐观和坚强的。


   2005年秋,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英语课。因为学校没有专职英语教师,四至六年级英语课教学任务就落在了成芳身上。近二十年没接触英语的成芳,开始天天跟着录音机自学英语,以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将英语巩固熟练去给孩子们上课。


   曾经的学生成梦深情地说道:“成老师,您的英语课让我眼里不再只是深山里的大树,还有山外的未知世界。是你鼓励我立志好好读书,把我领进了一个梦想的世界,这个梦伴着我上浙大、进哈佛!”成梦的父亲见到她就说:“成老师,成梦在哈佛大学打电话回来总问起你,是你让他走进哈佛的!”


   2009年,随着学生自然减少,护儿山小学变为教学点,成芳本可以和其他教师一样调到其他中心小学,但她选择了留下。因为她不放心,“大家都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就这样,她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十三年。


    呕心沥血的好妈妈


   1996年的一天,隔壁蔡家寨村70多岁的老人何在厚爬过艰险的夹山沟找到成芳,恳求说:“成老师,孩子们从小就是孤儿,我打听到你对学生好,我家离其他的小学也远,孩子交给你我放心!请你千万收下,就当你多生了两个女儿!”


  原来何在厚的孙女何愿英、何水英两姊妹从小父母双亡,由爷爷照顾,眼看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却没人接送,老人无奈只能将孩子托付给成芳。


  成芳毅然收下两个可怜的孩子,每逢放假开学,她还要到五里地外的家接送她们。山路崎岖,骑不得车只能步行,往往等成芳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天黑林密,山风呼啸,还常有野兽出没嚎叫,令人毛骨悚然。但为了让老人放心,让孩子走出大山,她顾不了那么多。


  在她的辛勤培育和照顾下,两姊妹顺利进入初中,中考时分别进入麻城一中、黄冈中学学习。如今,俩姐妹都已大学毕业,并且都如愿当上医生。


  30年来,有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想辍学,成芳会主动上门反复做家长工作,帮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学生张晨曦的妈妈肝病复发,成芳带头捐款500元,还发动亲戚朋友捐款。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尽到职责,让更多的孩子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会像护儿山一样呵护着,守候着孩子们!”成芳说。


  扎根基层终无悔


  曾经有同学对她说:“当农村教师待遇低,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凭你的才干和对待工作的干劲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也有朋友问她:“你何苦呢?你完全有机会调入条件好的学校,不仅待遇要好些,而且将来对自己孩子读书也有好处!”


  面对这些现实的说法,她说:“这些孩子是我们护儿山的种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我怎能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而选择离开呢?”


  有人看到成芳一摞摞证书,带着疑问问她,“你教学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也得到家长和学生的称道,这一本本证书奖金一定不少吧?”


  她平淡地说:“教学生,是良心工作,不能用奖金衡量!更何况现在国家对农村教育和教师越来越重视,我们也要感恩党和政府!”


  如今,她已50多岁了,仍坚持在教学点工作。过去的学生何国宝送自己的女儿来上学,对成芳说,“成老师,孩子交给你,我就放心!”。


  弟弟也劝她找领导调到镇上学校去,成芳却说:“我的根扎在这里了,为了孩子,我愿意一辈子就在这里!”


  三十三年来,她,凭着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用不平凡的坚守,诠释着乡村教师的伟大!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