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麻城千年古县多彩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9-11-15

   麻城境内千年以上的遗址随处可见,不可移动的文物点达1718处,为湖北县市之最。谢家墩后岗遗址、金罗家遗址、栗山岗遗址、万人墩遗址、红庙寨遗址、丁家坳遗址、要家墩遗址、女儿寨遗址、王八墩遗址、土城寨遗址等10余处遗址,此刻正无声无息地躺在麻城的田野里、山林间。从这些遗址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印证了麻城先民们早在7000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里就是享誉天下的龟峰山,有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龟”,“龟峰旭日”列麻城古代“三台八景”之首。龟峰山巅有座能仁寺,寺门石刻对联,传为曹操所撰书。公元七世纪,唐太宗李世民来到龟山,留下“马迹印开苍石上,龟头横插白云中”的诗篇。峰顶有亭,亭上刻有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游龟峰山诗》。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是“中国映山红第一城”,拥有世界最大的古杜鹃群落,总面积100多万亩。仅龟峰山就有连片10万亩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国一绝,世界罕见。


  位于城区4公里的五脑山,其北麓,有东晋时期建造的麻姑仙洞、静月宫、法华寺;南麓有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的帝主庙,是道教全真派在鄂东的圣地。


  唐德宗四年,虚应禅师所建的柏子塔矗立于九龙山上已经有1200余年了,结构之精巧,工艺之绮丽,至今让人惊叹不已。沿着螺旋踏道登塔远眺,正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九龙山,其特殊的丹霞地貌尽收眼底。


  眼前这条古道便是千年前的光山——黄州古道遗迹,曾任黄州刺史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沿“光黄”古道往黄州,途经歧亭杏花村,恰逢清明时节,触景生情,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名篇。这里还留下了苏轼与陈季常的五度唱和,也招来了谢无逸“杏花村馆酒旗风”的一曲歌吟。杏花村至今还广泛流传一首民谣:“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中有美酒,村里有美人。”清乾隆皇帝还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


  据考证,麻城境内千年以上的古镇有5个:歧亭镇、中馆驿镇、宋埠镇、阎家河镇、白果镇。千年以上古村有30个:歧亭镇杏花村丫头山;中馆驿镇熊寨村曹家垱、林家下塆村、彭畈村;夫子河镇付兴湾村;白果镇梁家畈村王家水寨、箭场岗村、望花山村、胡家楼子村岳王冲;木子店镇王家畈村、龙门河村刘家塆、上马石村、古城村、名山村、杨眉村、黄泥坳村;张家畈镇屈家畈村、余家河村、木樨河村;黄土岗镇小漆园村大屋垸、桐枧冲村;宋埠镇谢店古村、拜郊村;阎家河古城村、太子庙村、钓鱼台村、柏子塔村、桃林河村;鼓搂办事处孝感乡村沈家庄、京广村红石咀。


  东山老米酒是几千年传承下来最香、最酽的琼浆玉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至今流传着“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民谣。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麻城东路花鼓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麻城花挑、东山老米酒,加上独具特色的麻城莲湘、麻城善书、叉灯等,这些都形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为麻城这坐千年古县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清乾隆《麻城县志》序言这样评价麻城:若夫四民之首,人文秀出,家弦户诵,科第则麟经之乡、会名魁无出其右,宦绩则岩廊之宫保上卿代不乏人,对麻城极尽溢美之词。麻城历史上有进士近200名,举人780多名,明代就诞生136名进士、482名举人,麻城在明代是名副其实的“湖广进士第一县”。“山阳礼记,麻城春秋”天下闻名。

  麻城历来书墨飘香,人文昌盛,造就了唐代名贤洪州都督阎伯玙,明代重臣邹来学、刘天和、竟陵派作家刘侗、公安派作家邱坦、《金瓶梅》的首位收藏者刘承禧、台湾首任知县李中素等;也引来了毛玠、王叔和、李贽、冯梦龙、于成龙或探亲访友或著书立说;现代则有“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中科院院士喻树迅、数学家严士健、作家邓一光等。

  麻城还是著名的红色圣地,“黄麻起义”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76000名儿女参加红军,7200多人参加了长征,143000多人死于战难,在册烈士12546名。这里是“红四军”诞生地,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这里是抗战时期“武汉会战”的最前线,与“台儿庄战役”齐名的“小界岭战役”,让麻城的抗战史铁血辉煌。这里诞生了以王树生、陈再道、许世友为代表的46位共和国将军和128位省军级领导。麻城乘马岗就出了26位将军,被誉为“全国第一乡将军乡”。

“五百年前一台戏,祖祖辈辈不忘记;问我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麻城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基地之一,是“湖广填四川”的重要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川渝地区迄今有6000多万麻城移民的后裔,每年来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人士络绎不绝。“麻乡约”更是开创了近代中国邮政史的先河。伴随着麻城大移民的轨迹,麻城的很多元素随之迁移,帝主庙在四川等地的大量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山水惠泽一方,厚德怡馈天下。麻城以她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接纳着五湖四海的追梦人,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新时代的文明科技携手,为世人编织出一个绿色麻城、实力麻城、文化麻城、效能麻城、幸福麻城。在雄厚的经济实力与悠久的地域文化相契合下,一座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古老而新兴的大别山地区中心城市正在崛起。


  麻城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30个千年古县调研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县市之一,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申报和运用、开发,是麻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使命光荣。3月9日,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欧阳辉同志率湖北千年古县地名文化专家刘玉堂、夏日新、张薇等一行7人来麻城市先后深入到麻城移民文化公园、博物馆、阎家河镇柏子塔、阎家河镇钓鱼台等地,对有关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冯向同志主持召开了“湖北千年古县地名文化专家麻城调研论证会”,市政府副市长凌建平同志作了专题情况汇报。湖北地名文化专家对麻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麻城千年古县申报论证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我们将以湖北千年古县麻城专题调为载体,  按照专家组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千年古县评估验收要求,进一步补短板、强基础,做实落细各项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我市千年古县(古镇、古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申报,争取顺利通过省政府和国家级认证,为建设麻城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谱写新篇章。


  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立麻城市千年古县研究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会议、媒体宣传、组织调研等多措并举,全方位、多视角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了文史志书和地名图录典志的编纂出版,积极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和利用。开展了境内千年古县(古镇、古村)的历史文脉梳理,拍摄了《千年古县多彩麻城》电视专题片、编辑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专刊等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申报“中国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