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麻城龙潭谷二十景:山野奇观,鬼斧神工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9-12-31

  龙潭谷位于麻城市张家畈镇屈家畈村(导航搜索“屈家畈村”),地处龟峰山东麓,由屈家畈村新桥塆古石桥溯溪而上至林峰村,全长约8公里。

  龙潭谷奇峰竞秀,沟壑纵横,古木参天,绿萝遍野,溪流山泉,清冽甘甜,峡谷幽潭,珠连玉串,胜景仙踪,鬼斧神工,历史人文,弥足厚重,著名的二十景如散落的珍珠镶嵌在山水之间。


  龙潭谷二十景
  龙潭龙潭谷有一石潭,四壁光滑,其深莫测。相传亿万年前,东海龙王太子在龟峰山顶观日出,看得兴起,舞动起来,遂成此潭。

  仙女池在龙潭外有一处水潭,传说观音菩萨修行闲暇时常常以此为镜梳妆打扮,也曾在此露天沐浴。

  狮子流涎龙潭谷有一山如雄狮匍匐,谷口悬崖状如狮口,一年四季有水滴成串跌落崖下水潭,人称狮子流涎。

  救儿潭在狮子流涎上游约400米处有一水潭,名救儿潭,相传一山民在此不惜牺牲自己救出溺水儿子而得名。此潭水面有半个篮球场大,水质清澈见底,白瀑如练,一连三叠,怪石奇岩,风景奇特。

  仙女岩龙潭谷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山峰,相传观音菩萨见此风光秀丽,曾在此修行,因而得名。岩南面峭壁上有一处仙女洞,洞中石桌、石椅、石床一应俱全。

  仙人打坐仙女岩对面有块大石板,相传赤脚大仙曾在此打坐,石板上尚留有打坐的印记。

  三瞅地在救儿潭上方有一蛤蟆石,河岸两边有两道小山梁,一为青蛇形,一为蜈蚣形,据说当时彼此虎视眈眈、跃跃欲试准备纠斗,观音菩萨担心其危害百姓,一并点化成石头,镇守在龙潭谷中,当地人戏称“狮子把口蛇照门,蛤蟆蜈蚣搞内勤”。

  治水摩崖石刻狮子流涎对面石板上和崖石上有摩崖石刻,为当年立堰治水的契约,依稀可见“弘治乙丑立堰”、“界明白”等字样。

  于成龙石刻清康熙年间,鲍世荣起兵于白水畈,黄州太守于成龙带兵会同乡勇剿灭,后在此勒石记功,铭文为:“龟山以平,龙潭以清。既耕既织,东方永宁。黄州太守于成龙康熙甲寅年”,已被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龙桥南宋端平二年,麻城县治迁于什子寨,在龙潭谷外建大型石拱桥,名跨龙桥,惜毁于清初特大山洪,张姓族人后来筹资在原桥址上游约50米处新建一座三孔石料平板桥,立于桥上方圆十里尽收眼底。

  进士柏相传龙潭谷一秀才进京赶考,途径此地,得无名高人指点,遂中进士,后来在此植下两株柏树以报恩,可惜另一株被砍去补作桥梁。

  天池仙女岩旁的观天山原来有一口石井,水质甘甜,从不干涸,被称之为天池,上世纪50年代修建观天山水库后,被淹没于库底。

  野猪潭龙潭谷上游有一水潭,形似一头卧槽猪,旁边一个个石头形似一群小野猪。传说龙潭冲有一块庄稼地中经常有野猪出没,山民深受其害,请人围猎,然而每每围至此潭就不见踪迹,疑为山怪,再也不敢围猎。

  白龙涧龙潭谷上游有一段约百米长的河床,是完整的巨石,无缝隙,成弧形,坡度如一,光滑白亮,水不枯竭,石不变色。

  撞水潭瀑布在白龙涧上方,一股急流从二十多米的悬崖上飞流而下,宛如白练凌空,水头所及撞成一个圆形深潭,水深数米,清澈见底,下面二十余米又有一梯形跌荡的小瀑布。

  响水潭瀑布在龙潭河北侧支流,有一处约40米高的瀑布,且下方河谷狭窄幽深,水流泄下,撞在岩石上,落入水潭中,浪花飞溅,如烟如雾,振聋发聩,似炮似雷。

  搁鼓寨龙潭谷出口一奇峰兀立,似旧时官府堂前大鼓,人称搁鼓寨,其东边有山脊平坦如案,中峰突起如铜锣,人称铜锣岩。风水先生说:铜锣对搁鼓,代代出知府。

  猴脑石在搁鼓寨下,一个巨石颇似猴脑,眉、眼、鼻、嘴、耳俱全,传说孕妇触摸此石,所生孩子特别聪明。

  飞来石天池东北侧山峰上,有多块巨石相叠,似鱼鳞一般,称鱼鳞岩,有一硕大的石头立于其上,下面着力面小,上部粗大,似天外飞来,称飞来石。

  巴寨天池西北侧山峰上,有两堆巨石,成对称状堆在山岗上,每堆巨石上都有一个圆形石头,且有藤蔓多层缠绕,恰似旧时妇女缠裹在头顶的发髻,发髻俗称纠巴,山岗上筑有城寨,称纠巴寨。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