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麻城石陂村探访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0-04-01

   我们沿着清澈的小河逆流而上,来到了麻城市龟山镇石陂村,只见宽敞的马路,整洁的街道,漂亮的小洋楼偎依在青山绿水间,崭新的太阳能路灯高高挺立,街道上垃圾桶摆放有序,路旁花红草绿……一幅秀美乡村画卷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我们简直不敢相信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山村的景象,仿佛像是步入了一个乡镇街道般的感觉。


  走在村街道上,河道工地上机声轰鸣。正在河道整治工地上忙碌的村党支部书记石凤华高兴地迎接了我们。石凤华对我们说:“河道整治好后,村里准备在两岸栽上柳树,以后村民可在自家门口看到‘景观河’了!”


  石陂村位于麻城市东部的闫河镇和龟山镇的交界处,距离麻城市城区约20公里。全村9.7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绕,9个村民小组,685户,2486人,耕地2280亩,山林面积8500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山林面积人均3.4亩,村民分散生活居住靠近山边的29个自然垸,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茶为主,务工、经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4年村集体负债将近40万元。


  走进石陂村村支部,《石陂村廉政文化宣传栏》、《石陂村基层党建公示栏》、《石陂村党务村务公开栏》、《石陂村“双创一促”宣传栏》、《石陂村2010年至2015年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等牌示格外显眼,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群众议事恳谈室、村级图书室,室室排列分明,“黄冈市经济实力十强村”、“麻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奖牌引人注目。


  石陂村党支部书记石凤华,穿着朴素,黝黑的皮肤,身材略显高大,与人谈话吐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一看就是个热情能干的女子。1999年,通过公推直选,石凤华当上了村委会主任,2004年,她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她已干了6个年头,石陂村的变化她最熟悉不过了。石凤华介绍说:“你们要是以前进来,进村的主路没有硬化,也看不到今天这样的小街道,以前这里只住着稀稀两两的几户人家。”


  上世纪90年代初,石陂村90%的农户分散住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多数地方连摩托车都进不去,村民生活非常艰难。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搬迁移民建设中心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石凤华说:“当时提出这个设想时,很多村名表示不理解和反对。”多数村民说:“搬到山脚下去,我们都去喝西北风啊!”


  于是,石凤华带领村干部多次爬山涉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里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会议,向村民积极宣传搬迁的好处。村里为了鼓励农户搬迁,对搬迁户实行每户奖励500元的政策,并减免建房手续费用2500元,村里还将水、电等配套设施送到门口,积极鼓励农户到中心村建房落户。


  从2002年开始,中心村就开始做规划。在中心村规划设计上,石凤华委托熟人设计和规划,为村里节约费用3万余元。建中心村前,只有5到6户人家,在2002年到2004年间,部分农户陆续搬到中心村。石凤华说:“我们从2006年起开始搞基础设施建设,搞土地开发,掀起了大规模的中心村建设,现在搬迁到中心村落户达223户。”近年来,该村张家山、曹家山、回龙寺等半山腰的几个垸子共90户搬到中心村,大部分做收购生意致富。仅张家山原来住着24户人家,建中心村之后有20户搬到了中心村落户,收入较以前都翻番了。


  三组罗家塆的张火书原来住在偏僻的半山腰上,交通不便,以传统种植维持生计,2006年,他筹钱搬到中心村建房,由于交通畅了,他每年收购贩卖药材、板栗、棉花等农副产品,年纯收8万余元。张火书高兴的说:“今天能够发展成这样,全得益于搬迁到了中心村。”四组的彭建台,原种4.5亩水田,摩托车还开不到自个家,2005年,他搬到中心村后做起收购生意,年收入7万元。


  中心村建成了,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发挥了作用。村里鼓励和引导村民收购贩卖农副产品和经营生意等,同时,由于商贩进了村,村民的农产品也能卖个好价钱,这些都促使农户致了富和增了收。该村仅板栗一项,全村每年户平可收入3000元。2009年,该村人平纯收达3200元。“这些年来,我们建设中心村,离不开市扶贫办、水利、发改、交通、民政、财政、建设等单位帮助和扶持。”石凤华说。


  说起建设中心村,石凤华遇到了一件患难的事。2008年腊月,该村一农户不按规定私自建房,村里几次做工作,他都一意孤行,并执意开工。开工那天,石凤华赶到现场制止。几天后,这位农户拿着砍刀威胁石凤华:“我在自己的地上盖房子,还要你们管什么。”石凤华镇定说:“任何人都必须按规划来,不准违规建房。”闹事的人想不到一个女人有这大能耐,事后那位村民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登门道歉,石凤华还帮助该村民重新划地建了房。


  倡导节能环保也是石陂村发展变化的一大亮点。2009年,石陂村投资近10万元,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成为麻城市第一个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村。为了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和干净,村里建垃圾桶80多个,并聘请一人专门从事垃圾清理和街道打扫工作。现在,村街道上的400米景观河,河水青绿。村里还办了新工艺生产免烧砖厂,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节约了成本。下一步,该村将依托千头猪场,建一个10万元的大型沼气池,可满足70户人家生活的沼气供应。


  近几年来,该村加大投入,使村容村貌和各项建设都有了较大改观。2004年,投资5万余元,建起了200多平米的村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2007年,投资80多万元硬化通村公路4.2公里。2008年,投入10万余元,将村小学装饰一新,还硬化了操场,新建了厕所。去年投资54万元硬化了三条中心村街道共1000米、铺彩砖6000余平方米,去年投资20万余元,建了一个水厂,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还建起了农家书屋,藏书1000余册,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种养等科普常识。今年,投资80多万的社区大楼即将竣工,大楼将建篮球场、乒乓球室、棋牌活动室等。每年该村还请市剧团下乡演戏,组织村民看电影等,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现在,全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85%和80%,农村新建和改建住房达65%。


  走出村部,我们看到《石陂村2010年至2015年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到2015年,该村抓好“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电信),加快迁村腾地步伐,改善人居环境。以村委会地址为中心建设中心村,发展边远山区迁居户50到80户,实现中心村农户达到300户。到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大7500元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发展板栗3000亩,油茶1000亩,青茶、药材150亩,改造农田1000亩,扩大养殖规模,实现生猪养殖3000头、牛羊1500头,新建2到3个规模化繁养基地,硬化村内道路2100米,新建和改建公厕29座,完成12座中小型水库的整险加固,实现自来水入户率和村民参合投保率均达到100%。我们相信,在憨厚务实的石凤华带领下,石陂村一定会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