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文学 > 正文

火热的麻城“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5-07-24

  “今天的麻城生机无限”:全民创业热、招商引资热、城市建设热、试验区建设热、文化热、杜鹃花热、旅游热等热浪一浪叠加一浪,麻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躁动,麻城的仁人志士平民百姓都在行动,哪怕在宁静的校园,坐在课桌旁,站在讲台上,都能感觉到麻城火热的温度和快速的节奏。党校的课桌不再平静,课桌的主人不能沉默,平静就是麻木,沉默就会淘汰。面对火热的麻城,我常常问自己:党校是什么?干什么?白纸黑字早已写得清清楚楚的命题居然让我感到迷茫。

   诚然,与其他部门比,党校在职权、资源、平台等方面能力有限,在争取项目、主导建设、挖掘财源、打造精品等方面作为有限,在寻求支持、对外联络等方面声望有限,这是不是意味着党校在麻城的发展大潮中无所作为?不!党校既有立校之本,必有用武之地。党校不能做全民创业的门外汉,不能做跨越发展的旁听生,不能做试验区建设的落伍者,更不能只做富裕麻城的“消费”人,否则就浪费编制,愧对供给,就会被麻城发展的洪流“边缘化”,党校的存在就会遭受质疑。党校要利用现有资源,抓住大好时机,积极参与全民创业和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助推麻城跨越发展。我认为,党校至少在三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履行培训职责,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是落实市委决策的关键,特别是“跨越”和“试验”阶段,各项部署都需要干部参与和领跑,服务干部队伍建设就是服务麻城建设。麻城正处于发展的提速期和关键期,干部需要解放思想、拓展知识、培育本领,单靠以会代训和个人自学难以让干部的意识和能力跟上麻城快速发展的步伐,必须接受比较系统化的教育培训,这在现实中是有例为证的。党校是干部充电的好地方,麻城党校正在进行培训创新,构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部培训模式,因需设班、因班设课、因课聘师、因材施教,大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培训创新以来举办的十期培训班来看,党校培训在解放干部思想、拓展干部知识、调整干部心态、提高干部素养等方面很有裨益。我们的创新办法和培训效果先后被黄冈日报、省党校学报、湖北卫视报道。

   挖掘系统资源,服务麻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麻城的主战场,党校应积极参与。党校要利用自己的职权、资源、人脉等平台为麻城的经济建设服务。一是整合师资,研究麻城。社会研究是党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党校要开展富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市情调研,形成富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我们成立了研究室,主动与市委市政府的研究机构对接和合作,研究麻城市情。在武汉城市圈党校“两型社会” 建设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上,党校研究室撰写的《麻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情况调查与思考》获一等奖,并被录入专辑。二是利用平台,推介麻城。利用党校讲台、对外交往、媒体报道、学术研讨、党校网站等平台向市内外推介宣传麻城。三是内引外联,服务麻城。利用党校的人脉资源和系统资源,为麻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工引技,服务麻城经济建设。四是创先争优,维护麻城。在各项工作中创造业绩,管好每一个人,用好每一分钱,办好每一件事,不给政府添麻烦,通过党校优质的本职工作来维护麻城稳定,维护麻城声誉。

   创新办校模式,参与试验区建设。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是社会的全面建设,是综合性试验、大试验,也包括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试验,做好这项工作,对试验区建设是一大贡献。按中央部署,目前正是基层党校改革的时期,各地都在探索县级党校改革调整的思路,麻城党校已走在黄冈各县市的前列,我们办学思路的转型、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学员服务模式的构建,已取得明显效果,得到干部的认可和上面党校的肯定,被相关媒体所报道。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党校办学转型培训创新这篇大文章做好,争当大别山县级党校的排头兵。

   “明天的麻城光彩无限”,火红的麻城事业需要全体麻城人的激情参与。麻城党校继续发扬“甘于清贫不甘落后”的精神,积极融入火热的麻城,创新工作,为建设名城强市贡献党校人的力量。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