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久病床前有孝子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0-09-03

        徐子能,是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家住阎河镇石桥垸村。他经常说:“人活一世,做儿女都要有孝心,照顾父亲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2014年,徐子能的母亲去世。2015年,徐子能的父亲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引发并发症,导致下肢瘫痪,丧失了自理能力,全家人都悲痛不已。

        “父亲刚生病那会儿,他常常担心自己,又觉得孤独,有时还会哭,说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之类的丧气话,每每听到这些,我心里真的很难受。”徐子能说,看到父亲如此悲观,他知道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好父亲,让父亲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徐子能却是个例外。5年来,徐子能按时给父亲喂饭、打针、吃药、洗澡,定时把父亲扶起来坐一下,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就坐在父亲房间陪伴他,缓解一下父亲的心情,跟他拉家常,每当这个时候,父亲特别开心。而他常常调侃父亲:“你不是能背诵一些医学方面的诗词么,背给我听听。”父亲的回答是:“不记得了。”可聊着聊着,不到三分钟,父亲便开展背起诗词来。父亲背诗的神情,真的快乐得像个小学生得了奖状一般。

        2016年,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徐子能家聘请了一位护工专门照顾父亲,可来了不到三天,父亲不但觉得护工喂饭不如儿子熟练,穿衣服时手也没有他儿子温暖,到了晚上,护工说要跟他洗澡,他却说:“你不要胡思乱想,我要等我儿子回来帮我洗。”一番话,说得女护工是哭笑不得。于是,不到一周,护工就干脆自己辞职了。

        此后大家很少见到徐子能参加各种活动了,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数九寒天,每到饭点准时回家给父亲喂饭,5年如一日地服侍着老父亲,尽管劳累却毫无怨言。

        然而不幸的是,2017年,父亲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了,但徐子能从不嫌脏怕累,及时换洗,毫无怨言。如今,在他的悉心照顾下,父亲身上从没有出现过任何褥疮。他的这份孝心也感动着村里的乡亲和医院里的同事们。

        2019年年底,面对全国上下的新冠肺炎疫情,市第三人民医院豪不犹豫的担起了责任。徐子能是医院家里两头忙。作为一名有30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他深深地明白,为了确保父亲的安全,必须做好万无一失的防护和消毒措施。

        一天,他正在搬运物资的路上,接到电话,说父亲大便失禁,又从床上掉到地上,由于平时营养好,父亲体重又重,妻子在家根本无法扶起父亲。就这样,等他把物资送到医院卸下,再赶回家给父亲清洗,弄到床上睡好,自己一下就瘫坐在地上,吓得妻子六神无主。第二天,他依然奔忙在医院与家之间。

        “徐院长精心伺候父亲5年了,还是那么无微不至,真是难得呀。”如今,在三医院,在石桥垸,说起徐子能的事迹,大家都赞不绝口。

        “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责任。过去是父亲的大手紧紧抓住我们的小手,现在父亲遇到这样的磨难,我这个做儿子的更应该好好照顾他。”面对大家的夸赞,徐子能说,“其实,要说孝心的话,最有孝心的应该是我妻子。”他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来为父亲做的这些事和妻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两人结婚几十年来,从未因父亲的事争吵过,妻子也从未有过任何埋怨,这让他非常感激。

        感恩孝心见真情,久病床前有真心。5年来,徐子能就是这样,像母亲照顾小孩,悉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的老父亲。“他们老了,这个时候最需要我们。”在徐子能眼里,服侍老人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天经地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的中华传统美德。(袁艳阳)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