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促规范”为目标,落实交易成本最低化、交易流程快捷化等“五化”工作措施,用实绩书写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篇章。
交易成本最低化。一是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主体可通过电脑获取网上受理、网上预约、信息发布等信息,真正实现投标“不出门”、开标“不见面”、服务“零跑腿”。目前,规模标准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招投标覆盖率已达到100%。1月份以来,在省平台上使用不见面开标方式,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48个,交易金额28.55亿元,节约资金1.77亿元。二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电子保函应用,赋予投标人选择权,减轻投标人资金压力,累计为投标人释放资金800多万元。这一做法先后被湖北日报、农村新报、黄冈日报专题报道。三是停止收取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中心制定了《麻城市停止收取政府采购工程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实施方案》,已有20个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没有收取两金,共计为429家企业释放资金4亿多。此项工作成效已在湖北日报专题报道。
交易流程快捷化。中心开辟了“绿色通道”,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开标时间和场地,建立容缺机制,最大限度压缩交易周期。今年已为二小建设项目工程和西畈小学食堂工程两项开辟绿色通道,在挂网时容缺受理暂时无法提供规划意见书,要求招标人承诺在开标前提供该资料。
交易过程高效化。一是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平稳运行。截至4月30日,该商城交易额突破350万元,成交订单共320笔。目前,商城共有285家采购单位和443家供应商参与和入驻。网上商城提供采购品目共75个,上架商品3033款,覆盖所有的政府集采目录和该市所有一级预算单位,以及部分二级单位。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实行全流程网上交易模式,降低供应商运行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二是持续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2020年9月9日第一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完成,2020年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4个,其中主场5个,客场 9个,交易金额过7亿;2021年已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2个,其中,主场项目8个,客场项目4个,交易金额近2亿元。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与丹江口、广水、黄冈、团风、红安、浠水、英山、黄梅等8地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合作关系,专家资源库得到进一步扩充,可评标项目的范围大大拓宽,已逐步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推进此项工作,已经将我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23个项目纳入远程异地评标计划表。
交易服务规范化。中心开展周五学习班活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学习招投标法规和最新业务知识,深入研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服务。免费为市场主体提供业务培训、法律法规资料服务,切实增强市场主体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2021年,为招标代理机构举办招标采购业务知识培训会,着力提高招标代理机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规范招标代理行为。
交易信息公开化。按照相关规定,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实现与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全面实时准确将项目交易公告、资格审查结果、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向社会全过程全方位公布,接收社会监督,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透明度。
下一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引领,全力打造一流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助力我市“三城三区”建设,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夏晓玲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