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信息港讯(记者袁朝高实习记者余佳玉) 近年来,麻城把发展油茶产业当作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张家畈镇积极招引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油茶产业。该镇梅花园油茶基地,计划新发展6千亩油茶,每天都有近百名当地村民在山上去杂,为油茶栽种做准备。
眼下正值隆冬,但是张家畈镇梅花园社区山上山下油茶种植去杂工作却干的热火朝天。2017年10月,经过牵线搭桥,在外创业人士刘建民在张家畈镇成立麻城万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油茶种植。
刘建民:目前我们跟梅园社区把所有的流转合同都签了,流转合同为30年。现在要与国家林业部研究中心把种苗订了,有二十六万棵。
麻城万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2000万元,发展油茶10000亩,合作社采取农户入股组建模式,农户通过收取流转费、务工费和参与分红增加收入。
梅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军明:现在这个基地每天都要用上五六十人,五六十人中80%的是贫困户,贫困户增收对家庭经济也有了一定保障。
2017年年初,张家畈党委、政府确立发展“万亩高山有机油茶基地”目标,计划在梅花园社区、富家坳村一线新发展油茶6000亩;同时,对项家村老油茶林进行低产林改造,形成项家畈到梅花园油茶产业观光带,引导各村走农业转型发展道路。
在项家畈村,60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正加紧进行。这里的油茶林是上世纪50年代栽种的,延绵黄白山、丁栏冲、项家畈、净水山一带,长达11公里。由于山上道路不通,油茶林长期无人管理,大片油茶树被杂木掩盖,处于绝收状态。今年,村里成立了向盛油茶专业合作社启动低产林改造工作,老油茶林重现生机。
张家畈镇农技站站长周平原:近几年来,缺乏管理,基本上靠人种天养,大面积绝收,通过林业站和合作社的无缝对接以后,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开展茶林改造,基本上有三个技术人员在山上和合作社的林农们一起进行技术改造,相信明年11月份产出以后,这个产量有大幅度提升,林农能得到收益,合作社也能产生效益。
项家畈村把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对接,贫困户通过参加油茶去杂、施肥、补苗、整枝等劳务增加收入。2017年,全村50多户贫困户直接劳务工资收入人平过5000元。
项家畈村党支部书记项志俊:到后年,这个现有的茶场可产一百万斤以上茶果,那就是说可变为两百万元的产值,再往前一年又要升值,这个树通过管理以后就能恢复原样,平均一亩产五百斤应该没有问题,按照今年的价格就有一千多元每亩。
张家畈镇党委委员何万英:在发展壮大油茶产业方面我们有两个探索,一是成立商会,让能人带动一批;二是村级成立合作社,自主发展一批。我们现有梅花园社区的基地和项家畈社区的基地,并发挥这两个基地的示范效应,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群众脱贫攻坚的信心,引导群众自我发展油茶产业。我们计划每年新增一万亩,到2020年达到三万亩,实现群众的自主脱贫。
(版权归麻城信息港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