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破局——开启电商发展大幕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9-06-24


麻城市打造市乡村三级电商快递物流体系”系列报道之一


  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健全组织机构、畅通流通渠道、培育特色产业、兑现奖补政策、加强人才培训、推进电商扶贫,通过抢抓机遇,打通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突破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瓶颈。覆盖全市的电子商务网络已经建成,全市440个行政村实现快件畅通进出,麻城的电商快递物流成为全省标杆和成功案例,浙江、湖南、江西等省份同行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为全国同类地区电商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麻城方案”和“麻城经验”,麻城电商发展大幕正式开启。
  电商和快递物流相辅相成,要想把麻城产品通过电商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在做大做强产品的同时,快递物流是电商发展的必备基础条件。如何整合物流企业强强联手,实现市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畅通进出?连日来,麻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用破局、调研、立势、整合、细节、特色等关键词剖析我市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经验,陆续推出“麻城市打造市乡村三级电商快递物流体系”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今天推出第一期。

  今天的麻城,电子商务进农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业态,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然而,三年前的麻城,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我市电商在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遭遇瓶颈。
  快递物流市场在城镇地区有利可图,各快递物流企业设立的配送网点众多,但在相对偏远的广大农村地区,布点很少,村里的农民要网购和发货,一般都需要到城镇的快递物流配送点去取货和填单。而我市农村地区电商市场前景广阔,农村电商发展必备的交通、宽带信息工程等建设已基本到位,一些农民通过网上购物得到实惠,也通过网销偿到 “甜头”,更多的农村网民希望借助电商让本地的名、优、土、特产品搭上电商发展的快车。
  然而,破解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这个难度超乎想象,被物流圈内的人士称作是“天方夜谭”和“不可能实现”,就连一些大品牌有责任心的快递物流企业也望而却步。麻城电商发展一时难以破局。
  电商的难点在农村,活力与希望也在农村。一旦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被打通,就可以实现商品双向流通、服务多向互通、信息多维畅通。意识到这个新业态的前景,市委市政府及时为破解困局做好了顶层设计。2015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电子商务管理办公室,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沟通机制,做到规划先行,编制了麻城市电商发展规划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麻城市电子商条协会。
  以2015年7月我市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列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为起点,麻城电商正式起步。没有人手,缺乏经验,缺少人才,企业对于线上营销不了解、不熟悉;农产品没有品牌,没有规模,没有工业化生产,要想上网经销,几乎做不到;社会上对于电商认知程度不高,增加了破局的难度。
  难度虽大,但市委市政府抱定了 “决不放弃”、“一定要做”的信念,黄冈市政协副主席、麻城市委书记杨遥提出要将电商下农村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做扎实,市长蔡绪安在调研时提出 “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物流全覆盖”的具体目标。市领导、商务局与电商办人员一起深入基层调研,到最边缘的山区三河口镇汪家冲村实地查看,通过反复算细账,多途径找办法,最后拟定了“两条腿”走路的解决方案:一是利用国家专项奖励资金和本地财政配套资金出台补贴政策,用补贴撬动农村 “最后一公里”快递物流市场,加快推进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点的布局和建设步伐;二是整合现有的物流企业,联合多家快递物流企业用“拼单”的方法来降低“最后一公里”送达成本。确立了通过政府扶持,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充分整合市场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坚持引进与培育结合,鼓励大众创新等基本原则和思路。
  抢抓机遇,时不我待。2016至2017年两年是麻城电商最困难的时期,一切刚刚起步,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没有模式可供复制,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市电商办负责人刘宏利和几位同事,白天一身辛劳,夜晚一身疲倦,三个月内走遍全市452个行政村,高峰期一天奔波数百公里,和每一个乡镇商谈镇级点建设,和镇村的干部商讨服务点,与村民座谈做电商,向能人请教,最终形成了市乡村三级联动的电商网络建设方案,并且拟定了“一家主导、多家参与”的办法,来整合全市物流资源。
  一张覆盖全市市乡村三级电商快递物流体系的大网已经撒开。然而,这张大网能否织成,能否经过实践检验,请关注麻城市打造市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系列报道之二:《立势――竞合决胜物流终端》。(市融媒体记者:曾旭、江红)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