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一个以村为家的扶贫人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9-06-27

——市教育局驻阎家河镇钓鱼台村扶贫队长胡回家扶贫二三事


  天边,夕阳收起最后一缕余晖。和贫困户曾凡金聊完田里秧苗的长势,胡回家同老曾挥挥手,拖着疲惫的身躯和队员黄爱民离开了院子湾。

  像曾凡金一样,在阎家河镇钓鱼台村,因各种原因致贫的贫困户有169户,这169户439名贫困户从2017年6月1日市教育局驻村扶贫队长、第一书记胡回家驻村扶贫以来,就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

  村民说,钓鱼台就是你的家,我们需要你解难;贫困户说,我家就是你家,我们需要你帮扶;村干部说,村部就是你家,我们需要你领路;老伴说,有我的地方才是你的家,但自从扶贫之后你常常不回这个家。


“我既然住下来了,就会全力以赴”


  2017年6月1日,时年55岁的阎家河镇山水湾小学党支部书记胡回家成为全市440支扶贫工作队的一员,进驻到阎家河镇钓鱼台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和第一书记。

  “我既然住下来了,就会全力以赴,不给扶贫干部丢脸。”谈话时胡回家这样表态。谁知道住下来的第一天,如厕这个人之所需的问题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当天上午,内急的胡回家四处找厕所,却发现没有一滴水可用,问其他村干部,叫他到附近村民家想办法。“我一个外来的大男人,四处找厕所,这不好吧。”胡回家只好一直憋到中午12点下班,骑着摩托车跑回山水湾小学才解决了内急。

  下午胡回家专门就水的问题调研了一番,原来,因多种原因,自来水至今没有接到农户家,钓鱼台村新村部建设一年多,也一直没有通自来水。“难道以后都要跑几里路回学校上厕所吗?”倔强的胡回家多方详细调研,根据症结“缠上”当时的老村支书,主动协助他多方做工作。驻村第六天,钓鱼台村部终于接通了自来水,当年8月,全村778户农户都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自此,三千多名村民记住了这个干事泼辣的胡书记。

  钓鱼台村属于重点贫困村,由原积雨咀村和原钓鱼台村合并而成,村大,人多,债多,村情复杂,合村没合心,干部有怨气,村民有怨言。了解到这些,胡回家不禁一筹莫展:村委一般人就像一个家庭的家长,家长都不团结,如何管理全村事务?一百多户贫困户脱贫的动力在哪里?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胡回家自告奋勇当起了一家之长,花十天时间同村两委干部挨个谈话,召开民主生活会,当面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利害,提出解决的办法。被一个外人批得脸红耳赤的几名村干部当场表态:听胡书记的,加强整改,真心融合。

  在胡回家的亲自协调下,钓鱼台村村委一班人逐渐改变了懒散的作风,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你站在贫困户的立场考虑,就不会觉得他是胡搅蛮缠”


  扶贫工作刚走马上任时,胡回家发现村民对贫困户的识别颇有怨言。仔细走访调研,发现存在漏评现象。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名贫困户掉队!”胡回家和队员黄爱民立即组织村干部四处走访,重新识别。走访中,胡回家了解到原积雨咀村的余祥富家本来是一家三口,不仅自己有病,其妻王冬毛也患有精神疾病,但因拆户只有余祥富一人被识别为贫困户。胡回家了解后,督促余祥富带妻子到医院进行鉴定,并到相关部门办理了残疾证,及时将其补报进精准扶贫系统,他们一家三口都享受到精准扶贫各项政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院子湾的张学花常年患有哮喘和心脏病无法挣钱,27岁的脑瘫儿子生活无法自理,丈夫在武汉建筑工地务工受伤又生变故,生活极度贫困。胡回家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并亲自开车送张学花去市医院检查,帮着申请低保,一家人享受到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张学花逢人就说:“胡书记真是帮扶的好干部!”

  “不要看村民上访,闹事,只要你站在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你就不会认为他是胡搅蛮缠。”胡回家始终认为,理是直的,政策是透明的,实事是清楚的,村民不会冤枉人,扶贫干部更不能忽悠人。

  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走访全村,进行重新识别,钓鱼台村的贫困户终于做到了精准识别。


“到我真要离开这里的那一天,我希望不留遗憾。”


  接通自来水,融洽村民关系,整改干部作风,重新识别贫困户,这一件件响当当的事让胡回家家喻户晓,大家也对他佩服至极。

  村民的信任就是工作的动力。空余时间,环顾四周,胡回家忧心忡忡:巩固脱贫,发展产业方能持久。然而方圆近7平方公里的钓鱼台村,有什么产业可以发展的呢?

  胡回家和村委一班人又展开了新一轮调研,充分挖掘李贽在此著书、讲学的历史典故,围绕历史文化做旅游文章,解决全村长远产业的问题。

  说干就干。2018年,胡回家和村委一班人主动找到市旅投公司投资六千万元,开发龙潭湖,恢复寒碧楼,新建李贽书院。一开始项目所在地袁家湾六组的群众害怕投资公司是假借开发挖砂,纷纷阻拦,胡回家挨个做工作,介绍公司情况,分析开发前景。村民被他的诚心打动,作了让步,征地工作得以顺利启动。如今,看着新建的游客集散中心立在村头,龙潭湖、寒碧楼正在建设当中,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胡书记是真在帮村里做大事!”

  他还积极引导蔬菜种植大户袁俊波流转20亩土地成立合作社, 12户贫困户在这里务工增收。贫困户袁功绪也借助小额信贷尝试种植了12亩莲藕,仅去年就纯收入近3万元。

  之所以夜以继日地寻找脱贫巩固方法,胡回家有着自己的顾虑:我不可能一辈子在这里,而这里的村民会一直生活在这里。我希望在这里一日就多替他们寻些出路,到我真离开的那一天,没有遗憾。

  有着这样的信念,胡回家拼着命入户再入户,调研再调研。他认为,不进门,不调查,后续工作就无从谈起。对全村169户贫困户了如指掌的胡回家采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工作方法,将该村的扶贫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心服口服。

  “别看他已经58岁了,可他干劲十足呢!不仅抓好扶贫工作,还协助我们做好村日常工作和两委换届工作。”钓鱼台村支部书记饶太全回忆,积雨咀村脱贫时,胡回家忙得连续两个月没有回家,去年村换届选举期间,严重类风湿复发的胡回家也是连续6周没有回家,主动留下来帮党委政府分忧。

  那段时间,他年近花甲的老伴因为青光眼晚期急需去北京手术。“换届选举正是关键期,我没有办法陪你去。女儿在北京那边接你,陪你做手术。”胡回家狠着心将老伴送到麻城车站,让她自己坐班车去武汉,再转机去北京治疗。

  “胡回家爱岗敬业,以村为家,成为钓鱼台村群众的主心骨。在扶贫工作当中,也是全镇的标杆,值得扶贫干部学习。”市政协驻阎家河镇扶贫督查队队长李嘉祥说。

  担当树立榜样,榜样焕发力量。胡回家驻村工作两年多来,不仅在群众中口碑很好,也先后被表彰为麻城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阎家河镇优秀共产党员、黄冈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江红、熊争光)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