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曾旭、刘亚锋
【提案人】:政协委员张志飞
【提案名称】:关于建设大别山区域性电商中心城市的建议
【提案摘要】:我市电商产品主要是来源于农产品,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我市电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低,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电子商务应用覆盖面低。
建议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打造电子商务网货中心,大力推行一件代发,解决单独发货物流难与贵的问题;加大对麻城公共品牌“麻城印飨”的培育,制定麻城地标等产品的国家标准;加强电商人才培育力度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电商的傲娇与差距
我市电子商务自2015年起步至今取得了好较的成绩,让人傲娇:当年7月,我市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称号;2018年,又荣获电商示范百佳县、中国特色产业互联网品牌示范县。市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体系实现全覆盖,畅通了电商发展的通道,打造了农产品上行区域公共品牌“麻城印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然而,差距同样存在,面对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日新月异,对照全国电子商务先进地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存在不少困难和差距,离企业的发展和百姓的需要尚存较大的距离。与远处相比,陕西武功县2016年日均发货量超过5万单,日均交易额达到了400多万元,到2018年已经翻了好几番。从近处来看,蕲春电商去年“双十一”线上交易突破5000多万元,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
我市电商发展感受最切实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产自销的农特产大多属于“三无产品”;二是物流价格乡镇比市区高,普遍比罗田县偏高一大截;三是部分农村物流送货取货没有做到天天跑路,送货不及时。
黄土岗镇电商周红英,在电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并且小有斩获,她毫不讳言地表示:像我们自产自销的蜂蜜、葛根粉,农特产都属于三无产品,虽然销量很好但办证难,上不了淘宝,进不了超市影响了销量,难以做大。张家畈镇电商罗芬表示,软萩粑也属于三无产品,上不了平台影响销量,建议加快软萩粑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快递费用比产品价格还贵,这对电商低值品来说是致命杀伤,周红英举例算了一个成本帐:手工制作的腌菜,一个玻璃瓶6元,腌菜9元,快递费13元左右,加起来达到了28元,两瓶60元包邮基本不赚钱,她说像这种情况是卖不起的。
农村电商发货比城里要贵,乡镇电商给出了比较数据:黄土岗镇上快递代办点发货,首重发货(即起步价)9元,张家畈镇蔡店河首重发货8元,续重每公斤加3元;城里发货5~6元,续重每公斤加1~2元。
城区电商对物流价格也不满意,高峰科技电商负责人谢琪春表示,城区发快递3公斤以内一般是6元以上的,而罗田3公斤以内是3.5元左右,他对记者说了句玩笑话:都想跑到罗田去发快递了。
关于物流送货不及时。由于从村级服务点到镇快递代办点还有一段距离,然而镇快递代办点并没有付给村级服务点费用,村级服务点完全是兼职免费为村民服务,这导致时效性没有保障,不忙的时候到2天去镇上跑一趟,忙的时候则要3到5天跑一趟。
张家畈镇电商罗芬今年春季销售软萩粑3万多个,市场行情比较好。她原本可以销售更多,天气变热后,因为物流时效跟不上,软萩粑销售不得不提前收摊。
如果农村快递发货价格降下来了,如果物流时效跟上去,山上的好多特产当天就可以采摘出售,原生态农产品就不愁销路,很多农村电商面对物流诸多问题和困境发出了一声叹息。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
电商正处于当下经济发展的风口,全国各地都在抢抓机遇,电商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我市把发展电商、建设大别山电商中心作为建设大别山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举措,把培育电商当作助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电商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办理好发展电商的这一提案落实,近期,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和政协委员深入市商务局电商办、市交通局、全市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就麻城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就、存在的困难、未来的愿景和腾飞的举措展开了调查。
快递物流价格为何偏高?有专业人士分析,我市电商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快递单量有限,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导致快递运营成本高。除此之外,我市物流企业集中度低、信息利用率低,车辆放空载率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低,各自为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快递价格偏高。
本提案的提案人、政协委员、麻城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张志飞在采访时表示,除了快递成本价格因素,电商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不强是主要原因,我市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小而散,多而不强,产业不集中,农产品标准化几乎无从谈起,市场竞争力比较弱。
借鉴陕西省武功县西北电商中心的建设经验,首先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发展规模农业和进一步壮大菊花、油茶、板栗、汽配等支柱产业,因为把电商产品做出竞争力来,这才是最根本的举措。
电商如何做好分内事,助力电商经济的发展,市电商办主任刘宏利表示,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健全组织机构、畅通流通渠道、培育特色产业、兑现奖补政策、加强人才培训、推进电商扶贫。通过牵线协商,最终促成圆通、中通、百世、菜鸟四家企业联合运营,用“抱团取暖”的方式来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已经建成了麻城市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市电商办在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上出台了系列措施:出资引入了一站式智能管家服务摩西管家系统;提供一次性建站补助5万元来布局乡镇代办点建设;加大对农村电商扶持力度,按“下行”快件每单补贴1元,“上行”快件每单补贴2元,最高补贴限额2万元的补贴直达村级服务点,打通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至7月底,全市440个行政村实现快件进出,覆盖全市的电子商务网络已经建成,麻城电商发展大幕正式开启。
市快递物流协会会长金险峰表示,13家物流企业仅整合4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协调各大快递企业,整合快递资源,引导有序竞争,建设集生产、仓储、快递物流、产品研发、展示展销一体的电子商务网货中心、电商产业园,促进菊花、油茶、板栗、茶叶、石材等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强大的产业链,解决单独发货物流难与物流贵的问题,吸引优质电商大户、配套产业和电商人才落户麻城,提升整体竟争力。
今年4月11日,麻城市软萩粑行业标准制定研讨会举行,行业标准的制订出台,将改变目前软萩粑“三无产品”的尴尬身份,一大批麻城地标等产品的国家标准制订,将助力我市电商农产品走得更远。
市场的问题还得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通过市场发展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市电商办的破局与引导正在路上。把电商下乡补贴与村级服务点配送及时性挂钩,增强“末端”物流活力,推动村级物流服务点与农村客运等灵活自主对接,进一步降本增效增强其生存力;加快电商扶贫示范村与示范点的建设,实现扶贫资源整合;加强电商与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的技术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批旅游网货,促进农商旅有机结合,促进我市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加速整合现有的微孝善超市、移民搬迁服务点等单一站点的功能,扩大全市电商服务站点的职能,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村的双向流动等等正在启动,这些举措将助力大别山区域性电商中心城市的早日建成。
提案人张志飞(右一)在电商峰会上对话麻城电商发展
罗芬(左)在电商展会上制作软萩耙
物流成本可降空间还有潜力可挖
(版权归麻城信息港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