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依托乡村旅游   打造如画麻城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0-01-06

  【提案人】:政协委员谢图斌

  【提案名称】: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提案

  【提案摘要】: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但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由于缺乏规范引领、缺乏资金、缺乏典型特色品牌、缺乏宣传推广、缺乏专业人才,我市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议在规划、资金、典型、营销、推广、人才等方面重点突破,促进我市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一路风景优美如画,一年四季各有风情


  麻城,这座深藏在大别山脉里的小家碧玉,这些年也开始在乡村旅游上崭露头角。龟山镇龟峰山景区、木子店镇吊桥沟、歧亭镇杏花村、黄土岗镇小漆园等,随着城市里的目光聚焦,农村,也因此活跃起来。
  日渐搅热乡村的这波旅游,让部分群众尝到了甜头,但好的资源还是没有被深度挖掘打造,让情牵故土的一些麻城人忧心忡忡,从农村走出来的谢图斌委员就是其中一人。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他利用自己政协委员的身份,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点内容提交。


丰富的资源凸显乡村旅游优势


   2019年12月28日,周六。早饭后,家住麻城城区的李先生便开着小车,载着妻儿和朋友一家直奔50公里外的木子店镇长岭关村吊桥沟。
  “去爬爬山,看看景,再吃顿正宗吊锅,回来时带几壶当地的老米酒。”李先生笑着说,此行的目的其实就是想买几壶正宗的老米酒过年。
  吊桥沟景区是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的代表。近几年,我市启动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乡村旅游逐步转向品质化,以培育农旅示范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为核心,以编制发展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实行以奖代补为措施,以旅游产业扶贫、乡村振兴为目标,乡村旅游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旅游强市推动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编制完成了《麻城市旅游发展规划(2015-2030)》。
  乡村旅游出现了一些新亮点,如木子店镇的吊桥沟、黄土岗镇的菊香人家、茯苓窝康养农场、大龙山庄;盐田河镇的紫薇山庄、鼓楼街道办事处的孝感乡都;龟峰山的韩养村、齐家山居等。
  四年前,木子店镇长岭关吊桥沟景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村委会一班人开拓创新,克服资金困难,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重点打造藏龙洞、麻邑观、唐王古寨、紫藤花海、观音岩等景观和红色文化体验游,形成了山上户外探险、山下农家体验的特色。先后共投资1300多万元,其中贫困户入股100多万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900多万元。从2018年10月开始正式接待游客观光和食宿,到目前累计接待游客7万多人,营业收入400多万元,利润100多万元。
  2018年11月,黄土岗镇桐枧冲村投资5000多万元,集中流转了30多间闲置的民房,打造茯苓窝康养农场。目前,30多套民宿全部被会员认领了30年,认领价格在35至60万元之间。
  资源优势的凸显,形成了东部有木子店镇张家畈镇的民俗饮食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西部有中馆驿镇、岐亭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北部有黄土岗镇福田河镇的菊花产业资源,西南部有乘马岗镇、顺河镇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全域旅游雏形。


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农业的富集景观资源和农村的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并结合当地农牧业生产、林果花卉种植、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与民俗等内容,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技、文化等产业的有机结合,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游玩。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调整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振兴了乡村发展。
  关注家乡变化的市政协委员、武汉康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图彬长期关注农村发展。他认为,我市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较大。而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因此他郑重地提出了这个提案,希望有促进作用。
  这件提案被市政协列为重点督办提案。2019年12月3日,市政协副主席张星召集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旅游协会、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协文体委和提案人召开督办会,面对面地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谢图彬指出,主要表现在:缺乏规划引领,我市虽已编制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除了少数村制定了村级旅游发展规划以外,大多数乡村景区景点均缺乏规划引领;缺乏资金投入,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大老板招不进来,小老板实力又不够,导致景区景点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村庄环境、配套服务等跟不上;缺乏典型引导,全市高星级农家乐仅6家,农民自发建设的农家乐较多,但普遍存在着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零散、市场竞争秩序乱等问题,发挥不了示范带头作用;缺乏宣传策划,多数景区景点“养在深山人未识”,尚未形成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缺乏专业人才,急需旅游规划、旅游项目策划、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持证导游等懂旅游、懂管理的专业人才。
  在乡村旅游道路上打拼了数年的龙腾生态园总经理郝辉感受更深。他认为,融入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体验型精品乡村游是未来乡村游的发展方向,但是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关键,而贷款困难是制约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的一道坎。
  提案承办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东说,谢图彬委员的这件提案指出的我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指出了我市乡村旅游在资金、理念、项目、人才上的短板,这也是市委、市政府和文旅部门正在关切和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麻城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我市出台了旅游行业奖补政策,此外,还积极为各乡村旅游点争取相关的国家项目资金,包括旅游厕所、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创建等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如何突破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市领导、政协委员和专业人士也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副主席张星指出:要规划引领,注重体验升级;重视专业化运营,高标准管理;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创新模式,拓宽投资领域。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麻城市孝感乡文化公园管理处主任张垲林说,近些年全国的乡村旅游返璞到了九十年代乡村旅游刚开始发展的初期,形成了个人民宿、精品优品的民宿发展态势。特别是近两年,乡村旅游结合了很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优势等特点在发展。他建议,今后的的乡村旅游应该往精品、优品、文化特色相关的方向发展。
郝辉则认为,我市的乡村旅游规划不能千篇一律,应差异化打造,以点带面,再以面促点。
  谢图彬建议由政府主导进行规划引领,同时整合资金,培育典型,注重营销,加大推广力度,选拔一批懂旅游会营销的人才。

  这些建议进一步给相关部门提供了发展思路和信心。周东说,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市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突破点。今后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我市将以强基础、补短板、补要素、抓项目、树典型为主要方向。
  首先是要有规划引领。我市正在进行全域旅游规划修编,计划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对我市的旅游发展进行谋篇布局,目前已经对全市所有乡镇的旅游资源情况进行了摸底,所有有特色、有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点都将纳入此次规划。
  其次是要有政策扶持。为促进我市旅游发展,提高各乡镇、各景区、各涉旅单位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我市出台了旅游行业奖补政策,对积极进行规划编制、品牌创建、宣传营销、招徕游客的景区、乡村旅游点、农家乐、民宿、旅行社进行奖励,以政策引领、宏观调控的方式促进旅游发展。
  第三是项目带动。集中力量打造重点,选取区位优越、资源禀赋良好、潜力大的乡村旅游点进行重点打造,加大招商引资、资金扶持的力度,以点带线、从线到面,形成旅游全域发展的局面。
  “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题鹤林寺僧舍》中这句点睛诗句流传千古,一个“偷”字写尽世事纷扰,清闲难得。今日,我们更是希望寻一块人间净土,纵情山水田园。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市的乡村游将真正实现富了农民、乐了游客,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早日绘成。(江红)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