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抗击疫情】当好“战疫”期心理辅导员 为一线人员送去“暖心汤”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0-02-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特别是医务人员每天与病人接触,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了缓解“战疫”一线人员的心理恐慌和压力,黄冈和麻城两级妇联决定开通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得知此消息后,麻城市法院干警汪建民主动报名,成为“战疫”时期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

新冠肺炎时期的心理咨询服务是个新课题,为了增强心理咨询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06年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汪建民向大学里的心理老师和同行请教,查阅相关资料,为“战疫”期的心理咨询服务做好准备工作。

“你是黄冈市妇联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的汪建民老师吗?”25日晚上,汪建民接到了一位女士打来的心理咨询电话。

“是的,我提供咨询服务是免费的。”为了与电话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汪建民没有向来访者发问,而是表明咨询服务没有任何条件,让对方有说下去的愿望。

“我是防疫一线的医生,可以不说我的名字吗?

“当然可以,我们咨询服务必须替来访者保密!这是我们的职业要求!”为了进一步取得对方的信任,汪建民充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意愿。

“我是主动报名参加发热门诊、隔离门诊工作,已经看到2个病人去世,心理好难受……我就是想找个人说说话,把心理的苦闷说出来。”长达20分钟的电话说完后,电话里只剩下哭泣声!

在认真倾听电话过程中,汪建民迅速对来访者心理进行诊断,并在头脑里制定沟通方案。首先必须肯定她勇于担责的奉献精神,然后与她在思想上产生共情,让她知道自己的状态是一种正常表现,从而减轻她思想上的恐惧和心理上的压力。

“由于医护人员不够,您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身体疲劳,心理上压力大,出现疲惫、焦虑,对疫情产生恐惧,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是我们每个个体在遇到重大险情时对自己生命进行保护的正常现象”。

当她得知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哭泣声慢慢停止了。通过接下来几天的沟通交流,这位来访者已经放下所有的包袱,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前线中。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隔离时间的增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紧张、焦虑、迷茫、困惑等心理反应,每次在微信、QQ上看到有人出现这样的反映,汪建民都会不漏声色的与其进行交流,并提供一些心理自我安慰和放松的小方法。

奋战在疫情一线的是英雄,但心理“战疫”同样很重要,如果不能及时稳定一线人员的情绪,化解大家对疫情的恐慌,就有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负能量,影响隔离工作和病人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打电话来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为了做好每一次的咨询服务,汪建民都是一边听电话,一边反复琢磨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交流,最长的一次电话咨询长达46分钟,一般电话咨询也有10多分钟,他总是毫无怨言,耐心倾听,认真做好咨询服务,经常因免费咨询服务而耽误了吃饭,与读高三女儿交流的时间也减少了,但他依然热心于做好“战疫”期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汪建民说只要有需要,将一直奋战在心理“战疫”的第一线,为抗击肺炎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夏雪华)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