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评论:让公筷上桌成为新时代文明“食”尚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0-03-12

  日前,麻城市委文明办发出“公筷公勺•文明餐桌”的倡议,号召市民改进就餐习惯,使用公筷公勺,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共建文明餐桌。

围桌合食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痛定思痛,更警示我们要摒弃不良习俗。疫情之下,公筷公勺倡议自然很有针对性,因为可以消除交叉感染的隐患,减少疾病传播的概率。

即便没有疫情,使用公筷公勺也值得提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当中,一家老少围桌而坐,觥筹交错,举箸共食,其乐融融。同桌合食,交箸换盏,历史虽悠久,却存在健康隐患。研究表明,家庭中若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合餐的感染率高达42%,而分餐的感染率只有17%。非典疫情时期,钟南山院士等就发出过“餐桌革命”的呼吁。

新冠病毒的传播,让更多人清醒地意识到,病毒和细菌特别不老实,得空就钻,还专门“杀熟”,其中唾液传播最为直接,危害最大。接二连三发生的聚餐疫情,足以说明分餐、公筷上桌的必要性。

让公筷公勺成为家庭标配,最重要的还要过“人情关”。一直以来,国人早已习惯了围着桌子,你一勺我一筷地边吃边聊,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亲密无间,不分彼此。相反,使用公筷往往被视为矫情和生分,甚至有人认为是嫌弃自己,在餐桌上拂袖而去。这一观念如不彻底扭转,公筷即使摆上饭店餐桌,也会形同虚设,更难走进公众家庭。

此次全民抗疫的过程,也是一次凝聚社会共识、重塑文明习惯的契机。当务之急,要在全民共识的基础上乘胜追击,让科学、规范、卫生的生活方式彻底站稳脚跟。

比如烟花爆竹燃放,喜庆之余,污染更甚,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发展的当前,城区禁鞭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再比如“光盘行动”,不再给人“小气”感觉,而是一种文明、节俭和时尚的选择。再到如今的公筷上桌行动,每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公筷上桌”的背后是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更是新时代“践行文明礼仪、引领文明风尚”重要体现。改变陋习、公筷上桌,再也不能让“舌尖上的美味”变成“舌尖上的危险”,应成为每一个文明市民的高度自觉,成为新时代文明“食”尚!(观沧海)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