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新闻资讯 > 正文

【楚商回乡 建功支点】商潇:90后“守艺人”酿出乡村振兴新答卷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25-08-11

“老米酒,蔸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这句流传在麻东南的经典民谚,藏着麻城人最温暖的乡愁记忆——自酿的老米酒、炽热的蔸子火、沸腾的吊锅,构成了家乡最鲜活的烟火气。在木子店镇,有一位土生土长的90后姑娘商潇,她将这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酿进了一坛坛老米酒中。她从都市归巢故里,以青春之力守正创新,让家乡老米酒香飘千里,更用创业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

微信图片_2025-08-11_082824_794.jpg 

一口乡愁唤归巢:从都市白领到米酒匠人

2013年,已在武汉安居乐业的商潇因一通母亲病重的电话,回到家乡的土坯老屋,彼时祖传的酿酒缸积满灰尘。她说,“先守住家,再守住根。”作为木子店镇的富民支柱产业,家家户户都在酿老米酒,自小喝着老米酒长大的商潇,坚定了一个念头:让木子店老米酒发扬光大。于是,她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转身成为老米酒产业的“新人”,一头扎进了家乡深耕老米酒事业。

创业路上的坚守:20天建厂房 全国跑市场

虽在老米酒的醇香中长大,但创业之路从不是坦途。面对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市场等难题,她倍感压力。回忆起当初建造红曲酒厂时的情形,商潇至今难忘。近6亩的厂房仅在20天内抢工建设成型。为了拓展市场,她直言“我曾连续一个月在高铁上,参加全国各地农产品展销会,推广康磁老米酒。”母亲生前叮嘱她“别人可以,你也一定可以!”商潇不服输、勇往直前的坚毅性格,让她一次次化解创业路上的痛点、堵点,也为创业之路筑牢了根基。

古法新酿绘新程:三产融合助力山乡经济

从传统的磁谷酒厂到创新发展的康磁酒厂,这位90后姑娘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感知,充分挖掘东坡文化底蕴,联合团队研发“东坡酒”系列,让千年诗酒文化有了新载体。如今走进木子店镇食品工业园区,康磁酒业的现代化生产车间与吊锅文化体验馆比邻而立,一幅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农业链上,联合16个村集体种植500亩高山美人糯,秋收后稻秆成为吊锅燃料。生产链上,百斤陶缸的古法酿造与万吨智能生产线并行,红曲酒年产能突破百万斤。文旅链中,游客白天体验酿酒乐趣,夜晚围炉吃吊锅,酒庄民宿入住率常年超80%,农文旅融合让乡村价值持续提升。“东山宴”已成鄂东文旅金名片:吊锅居中,八碟山珍环绕,锡壶中温煮的康磁红曲酒泛着琥珀光。食客扫码酒坛上的“东坡诗词签”,便能听见商潇的温柔解说:“苏东坡饮的正是这琥珀光,千年后我们以科技守护古法,让诗酒风流走进现代养生生活。”

醇香里的反哺:让每滴米酒都带着乡恋

“做企业依靠家乡,更要回馈家乡。”这是商潇常挂在嘴边的话。随着康磁酒业稳步发展,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公益反哺,如通过订单农业与农户合作,带动家乡群众增收致富;开展公益助农直播,将直播销售额全部捐赠给困难家庭;吸纳村民进厂务工,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90后”“女性”“守艺人”等标签在她身上交汇,商潇的家乡情怀早已融入每一滴米酒的醇香,更写进了乡村振兴的实践里。当流水线上的酒瓶奔向北上广商超,当游客带着印有“定慧海棠香千里”的酒器离开大山,麻城木子店的老米酒文化正在新一代青年传承人手中与时俱进,焕发新生。正如商潇所说:“对于我的家乡,我有着深厚的感情,就像我特别喜欢的那首诗,‘我深深爱着这片土地’!” (李伊琳 樊光宾 罗浩 何苗)


0713-2952794

麻城融媒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麻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云上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