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信息港讯 (通讯员尹建锋)日前,当经信局寻找失联党员工作组人员找到时,89岁的老党员张清激动不已。张清是原麻棉老会计师,1927年出生,1956年入党,企业改制后就与党组织“断了线”,“自己也不清楚组织关系在哪,想参加活动找不到组织,党费也无处可交,现在好了,又回到了组织,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张清说。
又一名党员回归了!经信局寻找失联党员工作组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过去两年来,工作组几乎每一天都行走在找人的路上。原麻棉集团2004年改制,640多名党员自谋职业,党组织关系下落不明。而这600多名党员,有的已去世,有的在本地工作,有的去外地打工,有的随子女往他处生活。这些失联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性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经信局寻找失联党员工作组就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通过及时向失联党员提供真诚关怀和热情服务,重新唤起了失联党员对党的感情,激发失联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发挥正能量。
原麻棉改制时手机还不普及,拿到手的党员花名册上的有效信息只有姓名及当时的住址,查找难度非常大。接到寻找失联党员任务时,工作组确实压力很大。“再难也不能泄气,办法总比困难多!”抱着这种执念,工作组人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资源,通过到社保退管服务中心查退休人员的电话号码、到派出所查住址,走访邻舍 、亲朋,寻找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原麻棉从2004年改制到现在,已经过去12年,有的党员搬到了十字凉亭、南湖、阎河、白果及其它更远的乡镇,但不管路途遥远,只要一有线索,他们便不辞辛苦,往往返返做工作。
丁时伟、邬春生是原麻棉集团的军转干部,老党员,也是这次经信局寻找失联党员工作组的主力军,尽管他们都60多岁了,但干起工作来毫不马虎。今年8月,当得知一个失联党员在深圳工作,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骑着电瓶车,一步一家地询问,等找到这名党员父亲的家时,已经下午两点了,他们这才想起来,午饭还没吃。他们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这名失联党员的父亲,当即表示 “等我儿子回来,一定叫去报到!”
工作组人员一次饭后聊天时,意外得知失联党员周丽的联系方式,当即给她打电话时,周丽接到电话时又惊喜又感动“真没想到,12年了,党还记得我!”周丽是原兴纺公司商店会计,企业改制后到武汉自谋职业。工作组找到她时,她很高兴,第二天一大早,便叫她丈夫带着相关资料前来登记。
“70后”小伙汪先勇,原动力车间电工,企业改制后一直没法过上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就感觉自己‘失联’了,看到别人过组织生活的时候心里特羡慕。”,梦想就这样潜伏心底,特别希望找到组织找到“家”。当工作组人员通过电话找到他时,他特地请假从上海赶回来:“有了组织就有归属感!”他动情的说。
华秋菊是原车间工会主任,在工作组与她取得联系后表示:“如果没有这次党员清理,我可能还没找到党组织,党组织就是我们的家!”之后,华秋菊多次提供线索,主动协助工作组寻找其他失联党员。
就这样,原麻棉集团失联的党员已经找到596人,除去已经去世的40多人,只有3人没有找到。下一步,工作组将做好组织关系对接,使每位党员都能过上党组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