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信息港讯 (记者马克)近年来,工匠精神这个词儿变得流行起来,各行业都在提倡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麻城公路系统,就有这样一群工匠,他们成立以全国劳模周全寿为核心的劳模工作室,以业务知识创新研发、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和攻克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要任务,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动力源,带出了一支铁军般的队伍。
2014年4月,周全寿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以全国劳模周全寿为中心,汇聚了麻城公路系统的一批技术尖兵,下设工程技术、机械设备、公路养护三个创新组。
近年来,周全寿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进行技术工艺创新,取得了多项成果。2014年7月,周全寿劳模创新工作室在黄冈市率先采用“8厘米大粒径沥青碎石柔性基层加铺4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新技术;2015年8月,又在全市采用“橡胶沥青封层”新工艺,在全市全面推行预防性养护和分段养护新举措,既节约了资源,又有利于环保。
市公路管理局职工毕杨:以前我们采用比较传统的施工工艺,既费时又费力,同时浪费了不少的材料和资源,现在在工作室技术骨干的指导下,深入一线,带领我们刻苦钻研,创造了许多新的施工工艺和工作方法,既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同时又保证了工程质量的安全。
这是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也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奇兵。2016年“6·30”特大暴雨使麻城公路受灾严重,麻城市公路局迅速成立劳模突击队,周全寿同志作为突击队队长,带领突击队队员,日夜奋战在抢险保通第一线,抢通了多条交通要道。2016年9月,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闵集二桥的1-4#系梁施工因受暴雨影响时,如果按照原有方案施工,将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经劳模工作室团队研究后,采用了一套新技术,工程建设进度及质量取得了重大进展,也节约了成本,赢得了上级领导及监理的一致好评。
全国劳模周全寿:我们希望能够把多年来积累的一点心得和经验传承下来,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劳模工作室,方便大家的交流,提升我们公路人的自豪感。我们就是一群工人,应该倡导并发扬好工匠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版权归麻城信息港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