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发财草”引领致富路
“感谢市国税局扶贫工作队呀,有挣钱的好事总是先想到我们这些老贫困户。这不,7月份,在刘队长的帮助下,我来到公司帮助打理石斛种植,这儿不仅包三餐,每个月还给我3000元的工钱呐。”11月2日,在福田河镇双庙关村湖北铜馨寨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正在该公司帮助打理石斛种植的71岁贫困户龚光顺老人见到记者一脸喜悦地说。
老人口里的石斛,又名不死草、还魂草等。是今年在村委会和市国税局扶贫工作队共同努力下从安徽霍山引进来的一种药用植物,被誉为中华仙草、人间奇果。老人所夸奖的刘队长就是市国税局扶贫工作队队长刘绍德。
以油茶和花挑冠名的双庙关村历史悠久,2015 年双碾河村与双庙关村合并。全村共有5 个村民小组,615户,2058 人,外来常住人600 余人,油茶面积16230 亩,一般贫困户90 户264 人。
市国税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双庙关村后,通过走村入户、调查摸底后,制定措施,因户施策,联系市场主体,搞好产业扶贫,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58岁的贫困户李庆支想养牛,扶贫工作队就想办法买来两头种牛,头脑灵活的李庆支利用这个契机繁衍小牛,脱贫致富的日子指日可待。同样对想养羊的贫困户李成松,扶贫工作队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脱贫致富要从产业发展方面着手推进,才能改变全村贫困现状。在成功引进石斛种植后,扶贫工作队联系信用社,帮助贫困户进行小额授信,帮助30户贫困户对接了100万元的资金,每年这些贫困户将通过入股分红极大地改善贫困的生活状态。
乐为村民服务忙。
翻开扶贫工作队队员罗许平的工作日志,一日一志,满满地记载着对乡亲的关爱。7月9日,星期日,本以为可以在家休息下,不想,接到通知本周不放假,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继续在双庙关村与村干部一起整理资料迎接检查。不料,当晚暴雨倾盆,为了正在修建的省级地质灾害点群众的安危,晚上九点,工作队的队员们冒雨一起做群众转移的工作。当晚一位老人怎么都不肯转移,其儿子也对老人无可奈何。在村书记张义潮和扶贫工作队队长刘绍德的反复劝导下,老人才进行了转移。在安顿好群众后,他们又一起来到水库查看水情,直到晚上十一点,队员们才拖着又湿又累的身子回到宿舍。
9月26日。近70岁有点智障的张成贵老人,看到自家柴火堆里有一个蜂子窠,老人拿打火机点火想将蜂子巢拔除,不料,却引燃了柴火,顿时浓烟四起,正在不远处干活的扶贫工作队队员罗许平和郑瑞栋立即跑来帮忙扑火,乡亲们也一个个地帮着提水,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扑救,火得扑灭。说起当时情景,罗许平余有心悸,“当时旁边就有一高压线呀,万一火烧到高压线,后果就不堪设想啊。”
“致富果”浸润心田
金秋时节,驶入双庙关村沿线山路双向的山坡上,白色的山茶花开遍漫山遍野,村民都欣喜地说:“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双庙关村盛产油茶,油茶为主导产业,1958年被国务院周恩来总理授为“油茶之乡”的光荣称号,合并后油茶面积17300亩,年产油茶果4千余吨,年产值800余万元。以村委成员为主导先后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3个,社员209户(其中贫困户153 户)。2016年三社合一成立了油茶联合社,旨在合作致富,共同发展,助力脱贫。
联合社成立后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发动茶农参与,建油茶花观光园,油茶精加工及茶籽交易市场,集种植、加工、购销、观光旅游于一体。让合作社增效,茶农增收,乡村增美。
合作社组织劳力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家的茶籽进行采摘,合作社直接按市场价格收购,并高出市场价格0.1至0.5 元,除工钱外保障其有固定收入。
目前,双庙关村88 户贫困人口纳入双庙关油茶合作社人股分红,双庙关村油茶合作社现与湖北铜罄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茶籽收购合同,将按市场价格高出一至两角钱挂钩收购确保贫困户增收,达到预期脱贫。(记者夏艳阳、梅海妹 通讯员刘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