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寺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5-07-24
古德寺,与归元寺、宝通禅寺、莲溪寺并称武汉四大寺庙。宝通禅寺时常路过却从未走进。归元寺不陌生,游人的喧嚣多少隐盖了些寺庙的幽静和禅韵。莲溪寺和古德寺是第一次听说,今天得以见一见古德寺的真容,感觉颇好。
坐552在汉口工农兵路下车后远远看见蓝底白字的牌子上写着古德寺由此进几个字。走到小巷路口,便望见古德寺主殿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它的建筑融入了中、西、印、面四地的风格,尤其是这种印度帕拉瓦建筑风格的群塔型建筑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两座,而中国仅此一座。
古德寺建于1877年(光绪三年),1921年始建现存的大雄宝殿,文革期间曾遭受过风雨洗涤,后来得以修复,或许与一般寺庙相比古德寺年轻所以它的建筑不拘旧格、取法异邦、熔炼古今、推陈出新。远看这古德寺整体呈哥特式教堂之感,古朴的色泽以及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若干方柱又有希腊神庙的风韵。殿顶据说是古德寺与其他寺庙的大雄宝殿最为不同之处,上面有大小佛塔九座,曾经在每座佛塔之内还有12尊小金佛,只是经历了文革的浩荡,这些已然成为湮没的历史。寺庙外墙装饰着精细的雕刻,异常的华美绝伦。
拿着三根香在院内的香炉处许愿烧香时,正值寺内女居士做完功课用斋。她们双手合十,身着褐色长袍,口中念着佛经,一个紧跟一个秩序井然的在一片诵经声中进入斋堂。我和春儿随处逛。所到之处见到的无不是值堂的女居士或在寺庙内工作的女僧客居士,神情淡然,心境平和,与陌生人说话带着淡淡的笑意,开口第一句便是“阿弥陀佛”。置身其中,顿感心平气和,浮躁之气扫尽无遗。
主殿里供奉着几尊大佛祖,据说是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和药王,金身佛像坐在八级莲花上,法相慈悲庄严。两旁是两排各12座的各菩萨的金身造像。殿内的案几皆布置得干净整洁,蒲团整齐的摆放在几案前供善男信女们虔诚的许愿跪拜。不时会有香客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叩头。三佛两侧垂悬下来两个巨大的法幢,满绣经文,制作精细。
在主殿旁有两个不起眼的小房子,一个是延寿堂,另一个是供奉亡灵的地方。两个房间的墙面上都挂满了神符。不同的是一处是为生者延寿增岁的地方,另一处是为亡灵祈祷的地方。生与死的间隔在此处只有几步之遥。在亡灵祈祷的地方,看着神符上一张张或苍老或年轻或幼稚的照片,泪水盈满眼眶。生者对死者的怀念由此可见一斑。人生一世,所谓名利功禄都会有一了断,而唯一了不断的是这血脉之缘,世间真情。或许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体会到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周国平说,应该加一句,至人喻于情。很赞同。这两个地方都是没有执事的,一切随香客遍,或跪拜或参观或游览,自然而然,没有恶俗的僧人设置金钱的障碍,因而让人感觉到平易随和。如今这样偏居一隅,不带任何铜臭味,诚心护佛的寺庙在这个商业社会是越来越少简直就是要绝迹了。
念佛堂是僧人居士每日念佛经做功课之处。偌大的佛堂里放着幽幽的佛教音乐,佛音绕梁,心意清净。正前方供奉着三尊佛像,象牙白的木地板一尘不染。想想在这里日夜诵经的僧人居士拥有的该是那种单纯的丰富,丰富的安静,安静的深刻。佛堂外是寄存外物和换拖鞋之处,也都整洁有序。几位照看物品的女居士在吃午餐,银发素衣,悄然无声。斜射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这些老妇人身上,有陌生的温暖。
走之前去了寺内的图书馆,里面的书除了部分需要登记借阅之外,其他的图书光碟手册之类都用以赠送结缘。我挑了两本,其中一本是《太上感应篇直言》。曾经只知道迎春喜欢读这个,并不知为何物。车上草草看了下序,知道是佛学中较为浅显的,妇孺皆可读。
梵声佛光隐古寺。喧闹的都市中,有此一片清净之地,如远离尘世闭关修炼的高人,它的存在,偶尔的会面,能让人超脱,仍是值得庆幸的。
编辑:麻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