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谈衬托的作用与 分类 辉 晖
在中国画里有一种技法叫“烘托”,就是用墨水或淡彩在所要着重描绘的景物外部大肆渲染,使景物更加鲜明和突出。譬如要画月亮,就在月亮的外部涂上几笔淡淡的云,那月亮就被渲染得分外突出了。这种“烘托”法在修辞学里被称为衬托。即在描写某一事物或某一情境时,不直接描述本体,而是用与本体相类、相关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这样,两件事物或两样景物,一主一次,一个衬托另一个,如绿叶扶持红花,客体烘托主体,使得主体更加鲜明突出。宋代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表达相思之情,却不直说,而说成“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诉说自己的消瘦既不是由于病酒,又不是为了悲秋,而是因为爱人远去,难以挽留,分别之后又相见为难,只有悠悠绿水似乎领会到她终日凝望的深情。由于衬托方法使用的巧妙,相思之苦表达得非常宛转细腻,十分耐人寻味。
清人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写作上运用这种方法可衬托中心,突出主题,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衬托这种方法早在《诗经》里就已经被很好地运用了。如:《国风·君子于役》,描写妇人怀念久役于外的丈夫:
鸡栖于时,日之西矣,牛羊归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用鸡栖、日落、牛羊归来,衬托出妇人对出征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之情。
汉乐府诗《陌上桑》,极写罗敷之美,从未正面着一个字,正是“衬托”的妙法所在: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过路的人情不自禁地放下担子,摸着胡须,注视美丽的罗敷,少年们见罗敷美丽,脱下帽子整理发巾,用故意做作的举动来炫耀自己。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只是因为看罗敷而耽误了劳作。这里,虚笔写实,“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如此强烈地被吸引,一个美妙无比的少妇形象,不就活现于众人面前了吗?
衬托通常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就是正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即根据事物类似的条件,以宾衬主,以彼衬此。如: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送瘟神》)
上联用盎然的春意,衬托下联,赞扬伟大的中国人民。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鲁迅《药》)
这里,写天色、鸟虫不是本意,而是以此来衬托秋天后半夜的空旷和沉寂。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起了。(鲁迅《故乡》)
描写深冬时节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空和箫索的荒村,是为了衬托“我”的悲凉的心情。
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或以好衬坏,或以劣衬优,或以悲衬喜,如此等等。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鲁迅《祝福》)
雪花从来就是落地无声的,为了反衬环境的寂静,这里却把它写成似乎发出了瑟瑟的声响。
六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响彻林间的阵阵蝉声,山谷悠然的宛转鸟鸣,以“动”衬“静”,“动”中求“静”,使用的就是反衬手法,山间的宁静气氛被烘托出来了,奇特的艺术效果产生了。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衬手法用得相当成功:
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树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里,蝉声与蛙声虽以“热闹”形容,却反衬得本来幽静的月光下的荷塘气氛更加幽静,作者淡淡的的哀愁,也就从字里得间流露出来了。
清人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反衬的妙处也正在此吧!
文学作品中,借助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经常使用衬托方法,因为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每个人的活动总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舞台、背景、和道具,决定着人们的爱好、兴趣、习惯和作风。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环境描写在写人叙事类的作品中,就如同“绿叶”对“红花”的作用一样,虽然只起陪衬,但少了它,还真不行。如:
母亲走到街上,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高尔基《母亲》)
这然段话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但实际上是借此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衬托人物内心的紧张,从而写出“母亲”初次参加散发传单这一活动时紧张、害怕的心理特点。
这可说是以景衬人,而以人衬人更不乏见。《明湖居听书》是这样写黑妞说书的:
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筒,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丁当当地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捶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所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黑妞的唱艺,可叹为观止,足见其唱腔之美,而议者却说:“她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这里采用的即以人衬人之法,以黑妞衬白妞,黑妞演技高超,而白妞更胜一筹,自然是达到了出神入 化的地步。
朱自清先生当年置身于清华园孤寂的荷塘边,联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想起乐府诗《西洲曲》里描写采莲的情景,实际上是用来作古今对比的,今天死气沉沉的,而那时是多么的欢畅痛快,用以衬托自己对自由生活向往的情怀。同样,在《绿》这篇文章中,为描写梅雨潭的绿色清亮、鲜嫩、柔软、纯净,从视觉、感觉、触觉几方面用比喻联想。在此基础上,使用对比和衬托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俗话说:“红花还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列加突出,主题才会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思想感情的表达才会更加强烈,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得了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