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交通转变发展方式 助推麻城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麻城新闻网 | 2015-07-24
麻城市位于鄂东北部,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120多万。这里既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古城、杜鹃花城、交通新城、特产名称,又是全国著名的红色经典旅游景点线路之一。随着“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旅游名片逐渐在全国叫响之后,麻城的旅游事业日益升温,旅游经济综合收入由2008年以前的一片空白,一跃发展到2011年度突破了10亿多元。
要想富,先修路。发展旅游经济也不例外。近年来,麻城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倾尽全力加大对旅游事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麻城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提高服务旅游经济认识
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麻城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麻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举全市之力大做发展旅游文章。交通是旅游的形象、基础和保障,交通的好环直接关系到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麻城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以局长牵头的服务旅游发展的工作专班,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交通服务旅游经济建设”的思想观念,制订了服务旅游经济发展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服务旅游经济建设情况进展通报会,定期组织人员深入龟峰山、五脑山、杏花村等旅游景区及沿线的旅游公路现场察看,让广大干部职工切身体会交通工作与旅游事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激扬的斗志投入到服务与旅游事业发展的战场。
创新旅游公路建设理念
全市交通系统以服务旅游经济建设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改造)旅游干线公路,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面对旅游干线公路路面质量差,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和行车安全的现状,麻城市交通运输局邀请专家实地论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安全、舒适、快捷、生态、人文、美观”的新理念,把追求道路的通畅、快捷与追求驾乘人员的安全、舒适结合起来,把不断满足游客需要作为交通建设的目标追求。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公路,调整优化公路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通过提高公路设计标准、建设标准和养护标准,打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满足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为沿线邻近老百姓修一条便道,既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又保护主通道路面不受污染,充分体现公路建设服务旅游、关爱百姓的建设理念。在满足公路安全适用性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路面的高等级化和柔性化,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把公路作为作品来精心打造,充分挖掘和表现公路建设内质和公路建设文化,不断塑造和展示建设者的胸怀、智慧、精神和干部的工作作风。
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麻城的扶持和开发力度,麻城的交通建设发展非常迅猛,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但是,由于国家的扶持力度有限,地方财力薄弱,麻城境内交通主骨架到旅游景点之间的公路,城区到旅游景区之间的公路,以及旅游景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并严重地制约着地方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麻城市交通运输局不等不靠,主动对接国家交通投资政策找热点、主动对接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工作规划找重点、积极向市内投资找切入点,在交通发展和项目规划上,坚持服务旅游就是服务发展,服务旅游就是服务社会的思想,千方百计多途径整合资金,加快对现有公路改造,逐步完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筹措资金5.1亿多元,修通改造旅游公路八条,456公里:一是完成了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麻城段的建设;二是对麻城城区至杏花村旅游景区的106国道进行了大修刷黑改造;三是对麻城城区至龟峰山风景区上下山旅游循环公路进行了改造;四是对麻城城区至五脑山风景区的旅游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五是对麻城城区至乘马会馆的旅游公路进行了改造;六是修通改造了麻城城区至狮子峰林场黄柏山景区的旅游公路;七是改造了麻城城区至巨龙湖(明山水库)的旅游公路;八是对麻城城区至凤凰湖(浮桥河水库)的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经过几年来不断加大对旅游景点交通基础设施的的投入,麻城现在逐渐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连接周边景区的旅游大循环线,而且还将逐步打通景区与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境内旅游公路与交通主骨架之间的连接线,逐渐形成融旅游公路、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公路、铁路互为一体的旅游交通立体网络,为游客到麻城旅游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通道。
编辑:麻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