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是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的要求,围绕“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目标,围绕“人”这个中心和“水”这个核心,以芭茅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为重点,“以点带面、全域探索”小流域综合治理,广泛宣传芭茅河小流域治理成果,芭茅河小流域治理建设指挥部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同推出【治理小流域 绘就新画卷】小流域治理专栏。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展示芭茅河小流域治理建设亮点特色工作,为群众提供芭茅河小流域治理建设进展、工作亮点的窗口。
麻城市芭茅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菊花作为支柱产业来抓,麻城农业农村部门立足自身优势,打好菊花种植组合拳,助推流域治理快车道发展。
推广产学研合作,助菊花创新之功。在流域内建成全国唯一的省级菊花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菊花产业研究院,组建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家药典委专家,研讨《中国药典》菊花标准的修订,助推麻城福白菊入载《中国药典》。今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与麻城签订专家团队战略合作协议,助力麻城菊花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提升麻城菊花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在专家团队的建议下,推广使用菊花脱毒苗、开展有机肥替代、实行轮作或休耕、土壤调酸改良等措施,达到菊花高产高效。
推广脱毒菊花苗,破连作障碍之难。菊花连作2—3年,易出现根部腐烂、枝叶枯黄等连作障碍,植株死亡率最高可达60%,直接影响菊农收入。为破解难题,在黄土岗镇长岭岗村等地建立近万平米的脱毒菊花苗育苗基地,推广菊花穴盘嫩枝扦插育苗、延迟定植、合理密植等技术,今年共育脱毒苗1200万株,由政府补贴资金,免费发放给菊农种植,流域内脱毒苗应用率提高至100%。
推广测土配方,开营养种植之源。在流域内采集土壤样本15个,开展田间试验3片,建设示范区2个;发布菊花专用配方2个(即黄泥土:N-P2O5-K2O:12-5-6kg/亩,沙泥土:N-P2O5-K2O:10-4-5kg/亩),投入有机肥1157吨,建议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商品有机肥推荐用量为100-300kg/亩,堆肥或农家肥推荐用量为1000kg/亩,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36吨(折纯)。流域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由90%提升到100%,亩施肥纯量由去年同期的25.7kg下降至25.0kg。
推广绿色种植,解污染环境之害。在菊花产业核心区张家墩村开展800亩菊花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区,今年共发放加厚高强度地膜20余吨、全生物降解地膜4.5吨;按照“就近收集、方便群众”原则,在张家墩、长岭岗、水寨村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点,组织农户回收交售废旧农膜,减少“白色污染”。为减少农药污染环境,今年累计发放黄板5万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60余台,前期采用杀虫灯、色板进行物理诱杀减少虫源基数;中后期应用Bt、金龟子绿僵菌、枯草芽孢杆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控,同时,配合“激健”助剂,可减少农药残留,达到农药减量增效。
推广专业技术,填规模种植之需。今年以来,开展菊花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以及地膜科学使用技术培训6场次,累计培训种植户500余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