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麻城市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mczfw@163.com
麻城信息港讯(通讯员尹杰)7月1日,对于麻城市来说,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麻城市迎来了今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袭击,遭受了有气象观察纪录的最高值,铁门乡、歧亭镇、宋埠镇、白果镇和夫子河镇降水量均超过330毫米,一时间河水陡涨,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灾情发生后,麻城市相继启动Ⅲ级、Ⅱ级应急响应。
1日凌晨,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河水一浪高过一浪,麻城市夫子河镇熊家沟村人心惶惶。62岁的老村党支部书记夏自生更是彻夜难眠,凌晨1点刚过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穿上雨衣,拿上手电,扛起铁锹,出门就直奔田间地头、塘堰、河道开始巡查,查看险情和水情,这一走就是4个多小时的来回山路。
凌晨5点多,天已经开始亮了。正在田间排洪抢险的他,接到了镇党委书记张兵的电话通知,当天会有大暴雨,要求他积极做好本村防汛救灾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当即,他迅速与村“两委”其他班子成员一一打电话传达镇领导的指示精神,并安排各自任务,分组分片到每一个成员,要求他们在各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迅速发动本组党员群众参与自救,关键岗位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
一转眼的功夫已经凌晨6点,住点国家干部周文打来电话,询问村里面的雨势、受灾情况,并已经从镇政府出发正在来的路上。尽管他已挨门逐户向村民打了招呼,但还是不放心。他接完电话,又到几家条件比较差的村民中去上门做工作,挨家挨户的劝说,要求务必转移到附近条件好的邻居或本塆亲戚家中。
果然,早晨7时许,狂风夹着暴雨呼啸而来,大山里阴森森的格外狰狞可怕!“遭了,必须把住在年久失修老屋中的人接出来!”望着屋外越下越大的雨,刚准备坐下抽根烟的他立马又站了起来,连雨衣也没来得及戴,拿了一把旧雨伞就一头扎进暴雨中!“熊老弟,快到侄儿家去避避,这次雨下得不同寻常,他家是楼房,离你家又不远,比较安全。”听到山上“呜呜”的咆哮声,老支书跑到熊四廷家门前拼命地打门打壁催促其赶快转移!
“哪有那么严重嘛,我活了几十年啥场合没见过!”已经睡觉的69岁的五保贫困户熊四廷漫不经心地说,呆在床上不愿走。“熊老弟,今天得罪了,我拖都要把你拖到我家去!”夏自生不由分说,在熊四廷身上搭一张塑料薄膜,一只老手拉着另一只老手,硬是把他“拖”到了侄儿家!结果,后来才得知,熊老弟家的房屋被后山上冲下来的泥石流淹埋了大半!“如果不是夏书记,我早就被埋了!现在想起来都睡不着瞌睡!”熊四廷后怕地说。
在暴风雨中穿梭往来了一个多小时,已是上午8点半,夏自生好不容易可以坐在一姓尹村民家休息下,他家就父子俩在家。从上衣口袋中拿出一根烟,刚抽了几口,电话又响了。原来是住点国家干部周文打过来的,说已经和镇上一年轻同事在他家门前,问他现在什么地方,他告诉了路线。不一会儿,周文就和另一年轻同事来到了夏自生所在的村民家中。经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后得知,从夫子河镇区到熊家沟村开车大约需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村里老支书夏自生的家。之所以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赶了上来,是由于通往村里的公路要必经一河流,其水深、水势大、水流急,周文一个人往返偿试了两次都未能渡过,后就从镇上叫来一同事一同前往,两人手牵手、相互扶持着才过了河。
三人坐下正商讨着全村受灾情况和解决办法时,只听见一尹姓村民叫“夏书记,该吃早饭了,让镇上的两名年轻干部也一起吃点。”“不用了,已经吃过了,你们吃吧!”镇上干部再三告诉说,他们才开始动碗筷吃起早饭,时间已快接近上午10点。吃完早饭,他又扛着铁锹和镇上干部三人一起穿梭在暴风雨中。他们沿着通村公路沿线一路检查、一路处理,发现有泥石流的地方就用铁锹铲开一个小沟,让公路两旁的水能迅速通过,公路不被雨水冲垮。在路上,又接到镇长熊双燕打来的电话,询问全村受灾情况、有无人员伤亡、住点国家干部是否到位,要求他要切实做好当前的防汛工作,不能让一个群众丧生。他说,请领导放心,一定尽全力做好当前的防汛工作,并就相关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一路上他一边如数家珍的和两位年轻干部说每家每户的情况,哪家可能有危险,哪家比较安全,一边又和其他村“两委”打电话询问情况,和提前安排好的水库、塘堰等关键岗位负责人夏巨航打电话要求时刻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刻也不能离岗。
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他家,当他打开门,放眼望去,晒衣杆上、凳子上、洗衣盆里到处都堆满了衣服。“老婆不在家,家里有点乱,你们坐一下,我换身衣服。由于今天雨大,担心村里有些地方有危险,今天凌晨1点多我就起来出门了,这已经是我换的第六身衣服了。”他笑着跟镇上两名年轻干部说。由于下午要去陈家山水库实地查看情况,加之也已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他和镇上两名年轻干部到村副主任夏前进家让其煮点面条吃下,说下午还得赶山路。利用午饭时间,他打电话将村妇女主任夏海霞叫过来,和夏前进、镇干部共同商量着下午的分工安排。
简单吃完午钣,他和镇上两名年轻干部就沿着后山小路、撑着雨伞直奔陈家山水库。后据他介绍,上陈家山水库有两条路,一条是比较平坦的山路,但路程有点远,耗时要一个多小时;另一条是有点险、现很少有人走的小路,但路程要近些,只要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最终,为了节省时间,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水库,他们三个经过商量,一致同意走那条虽然有点险但路程近、耗时少的那条小路。
“脚上全是泥和草,身上、衣服上全部都湿透了,脸上、头上全部都是雨水……”,但老天,并不同情他们,雨依然下得很大,且下个不停。但他们谁也没有说什么,像部队急行军一样的速度在山间前行,经过半个多小时,来到了陈家山水库。经了解,这是一座小(二)型水库,是由原熊家沟村和周垱村合建的,满足日常两村的农田灌溉。
在陈家山水库,他们一起查看了开闸放水溢洪情况,找到负责人夏世航寻问水库情况。“我从昨天下午下雨开始就来到了水库泵站,一直到现在从未离开,水库开闸溢洪已经有几天了,目前水库没有发现有险情。”夏巨航说。
查看完水库,他们对夏巨航再三叮嘱,要求其一定要坚持好岗位,有事随时联系。随后,他们又到水库上游的陈家山塆各户村民家中一一进行了走访,挨家挨户的巡查,一再的叮嘱各家各户要注意安全,
有危险的房屋一定不能住人。等到快五点多他们才分别返回了村和镇。然而,老支书抽了根烟,又开始忙走在风雨中、人群里。
村民龚爱玉,现年76岁,家有四个女儿都已经出嫁,就一个孤老在家,是村里面的低保贫困户,住在年久失修的旧瓦房中,夏自生迅速与最近的外嫁女儿打电话,告诉家里的危险情况,让其将老母接去住段时间。村民蔡孝芳,有5个儿子,但自己仍住在下何家山塆的危房屋中,不肯与儿子们同住。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夏自生立即与最近的儿子夏伍全联系,让其将自己的老母接到自家的楼房中去,以免有危险。这就是老支书夏自生的一天,安排好这家忙那家,接完这个电话又打另一个电话……当天全村像这样的危险群众共转移10户18人。
这天正值建党节,老书记虽然看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上的重要讲话,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向建党95周年献了份厚礼,同时也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合格共产党员!